2020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指導:千古文章意最高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20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指導:千古文章意最高。云南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于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云南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更多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寫作復習技巧詳見2020年云南公務員考試提前復習用書
仔細研讀下文>>>2020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指導:千古文章意最高
千古文章意最高
俗話說:千古文章意最高。考生們在作答申發論述題也就是大作文寫作時最重要的是要找對立意,即文章的總分論點,但不得不說這也是讓大多數考生十分頭痛的地方,因為很多考生往往不知道從哪里下手,看不懂出題人的意圖,找不準文章立意導致寫作跑題,文章淪為三類文甚至更差。那么如何來確立一篇文章的立意呢,要有兩個技巧,接下來重點為大家進行講解。
一、題干點睛法。
立意的來源主要有兩個地方,其中之一就是題干限定,也就是說考生可以從題干中獲得有效信息。那么如何來獲取呢?
第一步,就是要全面抓取關鍵詞。從近五年試題來看,一般作文題目中會給出一句話為中心議題讓考生作答。所以這句話就成為我們重點關注的對象,并嘗試從中尋找到文章寫作的總分論點。以2018年副省的試題為例,“科學、藝術和古文化對于想象力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構成了想象力的源泉”很顯然我們可以從中抓取到“科學”、“藝術”、“古文化”,“想象力”這四個關鍵詞,但是從這幾個詞當中我們是很難建立起文章立意的。
所以第二步,找到關鍵詞之間的邏輯關系。“科學”、“藝術”、“古文化”,三者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和”一字表示它們呈現的是并列關系,而它們三者和“想象力”有什么關系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構成想象力的源泉”。因此總結上述四個關鍵詞的邏輯關系就是:科學構成想象力的源泉;藝術構成想象力的源泉;古文化構成想象力的源泉。而這基本上就可以作為文章的三個分論點,總論點即為三者都對于想象力有重要源泉作用。
二、材料梳理法。
立意的來源其二就是材料。有些年份從作文題干中無法獲取有效信息,題干點睛法作用不大。例如17年副省,“以水為師”為題,我們能獲得的有效信息并不多,同理在2016年副省試題中,以“不學禮,無以立”為話題,利用題干點睛法,我們可以找出“學禮”、“以立”兩個關鍵詞,邏輯關系為“學禮”是“以立”的前提,“以立”是“學禮”的結果,但是“禮”到底是什么?“立”的又是什么?這些都是我們從題干中獲取不到而需要從材料中去梳理出來的。梳理材料時,不是茫無目的的梳理,而是首先要梳理題干句子出處段,即核心段;然后是重要觀點出現的段落;其次全文的首尾段;最后是非作文未利用段落來確立文章的立意,即總分論點。
文章立意的尋找可以利用以上兩種方法,但考生需要記住的是活學活用,這兩種方法并不是絕對割裂的,而是相輔相成的。最后,紙上得來終覺淺,相信各位考生在掌握上述立意技巧之后,勤加練習一定會成功上岸。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