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化解結構性失業風險 需建立現代治理結構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20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化解結構性失業風險 需建立現代治理結構。云南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于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云南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更多云南公務員考試復習技巧詳見2020年云南公務員考試提前復習用書
仔細研讀下文>>>2020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化解結構性失業風險 需建立現代治理結構
化解結構性失業風險 需建立現代治理結構


背景鏈接
2019年兩會的就業話題非常重要,李克強總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就業是民生之本、財富之源。“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就業總量壓力不減、結構性矛盾凸顯,新的影響因素還在增加,必須把就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為了幫助化解“結構性失業”風險,建議高校在“雙一流”建設中提高教學質量,課程要精品化,不能弄一堆“水課”。
公考角度解讀
[提出觀點]
當前我國最主要的失業風險并不是“總量失業”,而是“結構性失業”;最主要的風險人群并不是一般體力勞動者,而是大學生。隨著高等教育進入普及時代,我國高等教育也必須進入質量時代,高校的辦學思路要從過去重視規模和數量,轉向重視質量和特色。杜絕水課,打造金課,這是對高校辦學質量和特色的基本要求。
[綜合分析]
很多人把我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歸為每年大學畢業生太多,但是必須認識到的是,我國大學畢業生之所以就業難,除了部分學生的就業觀念外,關鍵原因是還存在重學歷而不重能力的問題,大學生培養質量與社會需求脫節。
2018年,教育部印發的教育部印發《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其目的就是要提高本科教育質量,因為我國部分大學并不重視本科教學,對學生的培養質量要求不高,有不少送學分的“水課”,而有的大學生也以混文憑的態度對待學習,很顯然,這直接影響大學生的培養質量。而大學生的質量,不僅影響自身的就業競爭能力,還影響到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的價值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的目的,是為讓社會各行各業都有高素質的人才,以此提高行業的服務水平,進而給更多大學生創造就業機會,形成高等教育發展與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良性互動。
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要求我國社會必須從“學歷社會”轉向“能力社會”,大學辦學不能再只回報給學生一張文憑,學生也不能為追求文憑而選擇大學,如果大學還以學歷為導向辦學,同時學生還有很強的“學歷情結”,那么,高等教育普及化必定會出現“學歷泡沫”,以及更為嚴重的結構性失業問題。
[參考對策]
要整體提高高校辦學質量,還需要進一步推進兩方面改革,其一,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讓大學能自主設置專業、開設課程,探索適合本校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只有大學有辦學自主權,才能辦出個性與特色,避免“千校一面”。
其二,要建立現代大學制度,提高大學的現代治理能力,我國高校存在唯論文論、唯職稱論等問題,就是因為對教師的考核評價,是由學校行政主導,而非對教師實行專業同行評價,這把教師的主要精力引導到學術研究、發表論文,而不愿意花精力投入教學,包括研究教學,對學生進行更嚴格的過程管理和過程評價。要杜絕水課、打造金課,就需要引導教師把精力投向教育教學,而從根本上說,這需要建立現代大學制度,在大學內建立基于教育和學術本位的管理和評價體系。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