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模擬題:讀書無用論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20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模擬題:讀書無用論。云南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于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云南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更多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寫作復習技巧詳見2020年云南公務員考試提前復習用書
仔細研讀下文>>>2020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模擬題:讀書無用論
讀書無用論
【給定材料】
去年,我們以中國西部一個偏遠行政村落為個案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田野研究。云鄉雍村人均年收入僅6856元,是一個典型的貧困村。在全村262戶有效農戶家庭樣本中,共有128戶農戶家庭認為讀書有用,占總體的48.85%;有106戶農戶家庭認為讀書無用,占總體的40.46%。
在子女已完成各階段教育的農戶家庭中,完成教育階段較高的農戶家庭對讀書無用性的認同度占比反而較高。其中,子女已完成高等教育階段學習和已完成高中教育階段學習的農戶家庭,對讀書無用論的認同度占比分別高達61.54%和67.57%。
對讀書無用性的認同度中,村莊貧困階層認同度最高,為62.32%,其次為農村中產階層(37.24%)、再次為村莊富豪階層(22.22%),最低的是村莊富裕階層(17.95%)。如果以收入來劃分,家庭年收入處于5萬~10萬元之間的村莊富裕階層對讀書的有用性抱有最大的認同。
家庭收入結構中越依附于土地收益的農戶階層,認為讀書無用的占比越高。
數據表明,家有男孩的農戶對于讀書有用性認同的組內占比為60.7%,而家有女孩的農戶對于讀書認同的組內占比僅為43.0%。可見,家有男孩的農戶明顯更認同讀書有用。
農民做出這樣的選擇,是有現實基礎的。大學畢業生不一定比不讀大學的好就業、收入高,農村孩子考上好大學的機會越來越少,讀書改變命運的功能在變弱,甚至還給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這種情況多了,讀書無用論出現抬頭,并不奇怪。
在教育投資無法換得應有的教育回報時,動搖的不僅是他們的信念,更有命運:一項對全國近百所高校進行的“中國大學生就業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六成大學生畢業即面臨失業。在就業形勢逐年嚴峻的壓力下,西部某些貧困大學生已經將眼光投向了服務員、維修工這類職位。
不論是基礎教育資源在區域之間、城鄉之間配置失衡,還是“強關系”格局下農村大學生社會支持薄弱下的就業困境,都為“庠序之燈”黯淡為“讀書無用論”在底層社會的流行提供了生存空間。而在經濟市場化、人口流動化的當下,一些受教育程度較低的村民通過市場機制獲得了經濟上的成功,改變了農民只有通過讀書才能實現身份轉換的傳統觀念。
在全面深化改革逐步推進的當下,進一步用改革釋放教育領域的利益空間和發展空間,有助于激發社會活力,促進縱向社會流動。只有撥亮教育這盞希望之燈,讓教育改變命運有更為厚重的現實基礎,“讀書無用論”的爭議才會消解。
問題:結合上述材料,聯系實際,談談你對“讀書無用論”的認識。
要求:認識深刻,條理清晰,邏輯嚴謹,300字左右。
【解析】
“讀書無用論”不僅僅是一個教育問題,它還具有深刻的經濟、政治與文化根源,是各種社會問題綜合作用的結果。與傳統的精英教育模式相比,當下的大眾教育模式,影響了村民對“知識改變命運”的尊重和信任。具體來說,一是隨著社會開放和流動性不斷提高,農村孩子走出去只有讀書一途的情況變了,職業選擇和成功的標準更加多元化;二是農村教育環境和條件的差距在拉大,社會流動的門檻越來越高,階層固化日益加重。三是現有的教育體系和教育內容與社會需求脫節,導致所學非所用,影響了知識向能力的轉化,也讓讀書顯得更加“無用”。 因此,要在全面深化改革逐步推進的當下,進一步用改革釋放教育領域的利益空間和發展空間,推動改變資源分配和教育體系的不合理之處,讓教育和人才流動更公平。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