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人口老齡化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20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人口老齡化。云南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于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云南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更多云南公務員考試復習技巧詳見2020年云南公務員考試教程
仔細研讀下文>>>2020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人口老齡化
人口老齡化


背景鏈接
有數據顯示,中國自20世紀末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來,老年人口數量和占總人口的比重持續增長,2000年至2018年,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從1.26億人增加到2.49億人,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從10.2%上升至17.9%。未來一段時間,老齡化程度將持續加深。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按照黨的十九大決策部署,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規劃》指出,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體現,也是今后較長一段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人口老齡化對經濟運行全領域、社會建設各環節、社會文化多方面乃至國家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都具有深遠影響,挑戰與機遇并存。
《規劃》指出,到2022年,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到2035年,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制度安排更加科學有效;到本世紀中葉,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相適應的應對人口老齡化制度安排成熟完備。
公考角度解讀
[提出觀點]
老齡化是世界人口發展的必然趨勢。老齡化問題及其應對,不僅是一般社會經濟發展的問題,而且是一個涉及人類文明即人類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的廣義的文化問題。
[權威論述]
滿足數量龐大的老年群眾多方面需求、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百姓福祉。——習近平
人口老齡化是世界性問題,對人類社會產生的影響是深刻持久的。——習近平
要積極看待老齡社會,積極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階段,是仍然可以有作為、有進步、有快樂的重要人生階段。——習近平
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不僅能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質量、維護老年人尊嚴和權利,而且能促進經濟發展、增進社會和諧。——習近平
[正確認識老齡化現象]
人口老齡化是今后較長一段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一方面,人口老齡化將影響社會資本積累,減少勞動力供給數量,拉低潛在經濟增長率。另一方面,人口老齡化會增加家庭養老負擔和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壓力。
在清醒認識人口老齡化現狀和風險挑戰的同時,還要保持冷靜思考和信心定力。
首先,人口老齡化不是洪水猛獸,而是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產物,是不可逆轉的客觀發展趨勢,是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重大課題。自法國1864年第一個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來,當前世界共有9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入該行列。
其次,我國具備良好的經濟基礎和強大的人力資本優勢。中華民族崇尚社會和諧、重視家庭倫理親情、倡導守望互助的優良傳統,為動員全社會力量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我國老齡化程度尚未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可以參考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教訓,未雨綢繆、規避風險。
伴隨老年人口快速增長,我國養老服務規模不斷擴大,養老機構數量超過3萬個,社會力量辦養老機構數占比約50%,總養老床位數超過735萬張。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與養老服務快速融合發展,一大批企業在機構、社區、居家等各細分領域布局。我國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有利條件,抓住戰略機遇期,做好先手謀劃,將人口老齡化挑戰轉化為推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積極因素。
[重要意義 ]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立足當下、著眼長遠的重大戰略部署,事關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事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對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大意義。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內在要求。伴隨著人口年齡結構老化,社會與家庭負擔加重,社會保障支出壓力加大,養老和健康服務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健全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和健康服務體系,構建養老、孝老、敬老的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有利于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要保障。在人口老齡化過程中,勞動年齡人口數量持續下降,青壯年勞動力供給逐步減少,對潛在經濟增長率造成不利影響。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積累人力資本,加快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可以化被動為主動,對沖人口老齡化帶來的不利影響。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舉措。人口結構持續老齡化,既不利于保持代際和諧與社會活力,也不利于維護國家人口安全和增強國際競爭力。必須有效防范和化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穩定風險和國家安全風險,才能確保中華民族世代永續發展、始終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參考對策]
一是夯實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社會財富儲備。通過擴大總量、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老齡化相適應。通過完善國民收入分配體系,優化政府、企業、居民之間的分配格局,穩步增加養老財富儲備。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持續增進全體人民的福祉水平。
二是改善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勞動力有效供給。通過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提升新增勞動力質量、構建老有所學的終身學習體系,提高我國人力資源整體素質。推進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加充分就業,確保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人力資源總量足、素質高。
三是打造高質量的為老服務和產品供給體系。積極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建立和完善包括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的綜合、連續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健全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充分發展、醫養有機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多渠道、多領域擴大適老產品和服務供給,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
四是強化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科技創新能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技術創新作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第一動力和戰略支撐,全面提升國民經濟產業體系智能化水平。提高老年服務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加大老年健康科技支撐力度,加強老年輔助技術研發和應用。
五是構建養老、孝老、敬老的社會環境。強化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法治環境,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構建家庭支持體系,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形成老年人、家庭、社會、政府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