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指導:天下之勢不盛則衰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20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指導:天下之勢不盛則衰。云南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于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云南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更多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寫作復習技巧詳見2020年云南公務員考試教程
仔細研讀下文>>>2020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指導:天下之勢不盛則衰
天下之勢不盛則衰
【背景】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習近平總書記就《決定(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他指出,“天下之勢不盛則衰,天下之治不進則退”。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方面任務之繁重前所未有,我們面臨的風險挑戰之嚴峻前所未有。這些風險挑戰,有的來自國內,有的來自國際,有的來自經濟社會領域,有的來自自然界。我們要打贏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運用制度威力應對風險挑戰的沖擊。
【用典】
天下之勢不盛則衰,天下之治不進則退
——南宋呂祖謙《東萊博議》
【解讀】
“天下之勢不盛則衰,天下之治不進則退”,意思是國家若不精心治理,就會由繁榮走向衰落;如果不努力營造引導,社會的和諧穩定就會遭到破壞。這句話雖說是對社會發展規律的辯證把握,但也可謂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著力彰揚。
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屹立不倒的緣由,其中必有無論處于怎樣的環境,總是體現“無平不陂,無往不復”的遠見。所謂否極泰來,由于有著清醒認知和深刻洞察,國人始終對可能遭遇的困境和危難抱有警惕的心態。“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在安靜恬和、繁花似錦中,我們總能理智地懷想“物盛而衰,樂極則悲,日中而移,月盈而虧”的必然。正是這種“不怨天,不尤人”的坦然與柔韌,我們總能在經受苦難時冷靜探索痛苦的積極意義。于是,先賢孟子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成為了中華民族憂患意識的最好詮釋。“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當社會、國家和人民面臨內憂外患時,醉翁先生是不會頹然就醉的。
更為引人自豪的民族精神,是我們面對艱難困苦之時決心奮發圖強的勇氣和毅力。當“多難”成為無法回避的現實,我們總在極力尋找著“興邦”的前路。無論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錚錚誓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惕惕自省,還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磅礴氣勢,“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決絕態度,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只爭朝夕的責任意識,總是回響在中華民族前行的歷史洪流中。這種勇毅的精神如黃鐘大呂,激蕩人心,催人奮進。
在強國復興路上,我們沒有敷衍懈怠的理由,只有接續奮斗的選擇,因為天下之勢不盛則衰,天下之治不進則退。(來源:中國教育報 作者:饒迎)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