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云南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語句表達之語句排序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20年云南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語句表達之語句排序。相信行測考試一定是很多考生需要努力攻克的一道坎兒。行測中涉及的知識面之廣,考點之細,需要開始做到在積累的同時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云南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更多云南公務員考試復習技巧詳見 2020年云南公務員考試教程
更多云南公務員考試復習技巧詳見 2020年云南公務員考試教程
仔細研讀下文>>>2020年云南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語句表達之語句排序
語句表達之語句排序
語句排序在行測考試中一般考2-3題,占比小,但容易耗時很多,所以需要一定的解題技巧,這也是我們今天學習的重點。以往,我們拿到了文段的幾句話之后,往往會想把所有的句子排好后再去觀察選項,可大多數同學排好后會發現,根本沒有這樣一個選項,在做語句排序類題目的時候,大家不要盲目從題干入手,直接進行排序,這樣比較浪費時間,做題效率不高。需要重新選擇。其實語句排序題目并不需要完整的推一遍,今天教給大家的解題技巧是“觀察選項,排除錯誤。”
首先要找出正確的起點,為解題提供最初的線索,那怎樣快速的找到邏輯起點呢?(邏輯起點即開篇的第一句話)
總體來說,不能做邏輯起點的句子有如下幾種:
1、指代詞引出的句子一般不做首句
比如:這、這些、它們,放首句會指代不明,不符合行文邏輯
2、成對出現的關聯詞,后者引出的句子一般不做首句
比如:然而、但是、事實上、因此、而且、即
3、總結詞出現的句子
比如總之、綜上所述 總結上文,所以放在首句不合適 4、具體分析描述的句子
5、無主語卻描述很詳細的句子,如生動形象地展現著民族文化的豐富多樣
一般可以作為邏輯起點的句子有:
1、引出話題的主旨句
2、中心句
3、概念、背景的介紹
【例】①這其中一脈相承地貫穿了中國傳統山水文化的精神和理念,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歷史文化的延續性。
②主要原因在于歷史上杭州人將傳統山水文化的理念和西湖的治理融合在一起,并將這種融合延續下來,二者缺一不可。
③中國擁有湖泊的城市很多,但為什么城市發展與景觀和諧并存的鮮而有之,而尤以杭州與西湖這一例凸顯了出來?
④這種天人合一的延續性,是中國其他城市普遍缺失的
⑤我們翻閱西湖的歷史,那就是一部保護與治理的歷史,就是城市建設與景觀建設相輔相成的歷史。
將以上5個句子重新排序,語序正確的是:
A.①④③⑤②
B.③⑤④①②
C.⑤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⑤
【解析】C。首先,這類題目從選項入手,觀察選項,發現首句有①、③、⑤三種,分別去觀察這三個句子。①句中有“這其中”這個指代詞,不適合做首句,排除A選項;再看③句中有“杭州與西湖這一例”中也出現了指代詞,并且根據句意,前文當中應該會出現和諧的例子,不適合做首句,排除B、D兩項。故正確答案為C。
在找到句子中,排除了不能作首句的錯誤選項之后,我們可能依然不能準確的定位某一個選項,下面講解一下第二種方法。抓標志詞句,合并語句。
1、關聯詞(注意并列句式)
2、指代詞(對含有指代詞這句話進行分析、理解、歸納)
3、重復詞(子話題,某兩句,某三句)
4、順序詞(時間順序只代表誰先誰后)
第三種方法:理清思路,語感順讀。 該步驟最難,應該多做題,慢慢消化。這不僅是驗證方法,更是做題方法,前兩步做不出來題目時,需要分析句意,同類合并,按作者思路順序。
【例】①在丹麥、瑞典等北歐國家發現和出土的大量石斧、石制矛頭、箭頭和其他石制工具以及用樹干造出的獨木舟便是遺證
②陸地上的積冰融化后,很快就出現了苔蘚、地衣和細草,這些凍土原始植物引來了馴鹿等動物
③又常年受著從西面和西南面刮來的大西洋暖濕氣流的影響,很適合生物的生長
④動物又吸引居住在中歐的獵人在夏天來到北歐狩獵
⑤北歐雖說處于高緯度地區,但這一帶正是北大西洋暖流流經的地方
⑥這大約發生在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6000年的中石器時代
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A. ⑥⑤③②④①
B. ⑥②④①⑤③
C. ⑤③②④⑥①
D. ⑤②③④①⑥
【解析】C。第一步,觀察選項,排除錯誤。⑤或者⑥作為文段首句。⑥句由代詞“這”引導,往往不宜做邏輯起點,故排除A、B兩項。第二步,抓標志,合并語句。⑤③兩句都在談論北歐的地理位置受暖流影響,話題一致;②④兩句通過重復詞語“動物”連接,講述了由植物引來動物、動物引來獵人這一過程,故答案應該選擇C項。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