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云南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有關鼠疫的科學知識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20年云南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有關鼠疫的科學知識。相信行測考試一定是很多考生需要努力攻克的一道坎兒。行測中涉及的知識面之廣,考點之細,需要開始做到在積累的同時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云南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更多云南公務員考試復習技巧詳見 2020年云南公務員考試教程
更多云南公務員考試復習技巧詳見 2020年云南公務員考試教程
仔細研讀下文>>>2020年云南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有關鼠疫的科學知識
有關鼠疫的科學知識
鼠疫是什么?
鼠疫(plague)是鼠疫桿菌借鼠蚤傳播為主的烈性傳染病,系廣泛流行于野生嚙齒動物間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
鼠疫曾被稱為黑死病。鼠疫一旦進入流行高峰,大流行往往接二連三發生,甚至延續數百年。人類歷史上一共經歷三次鼠疫大流行。
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查士丁尼大鼠疫于6世紀中葉開始至8世紀消失,在歐亞奪取上億條生命。
第二次鼠疫從14世紀中葉開始,前后300年,歐洲大陸喪失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口。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從19世紀下半葉開始,從云南、孟買開始,最后匯聚于北滿,驚天動地地爆發。其后有山西鼠疫,東北第二次鼠疫,以及歐亞非其他地區的鼠疫,直到20世紀30年代以后才銷聲匿跡,全球先后死于鼠疫者達數千萬。
鼠疫傳染源
鼠疫和霍亂、黃熱病屬于國際檢疫傳染病,鼠疫同時也是我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甲類傳染病。
鼠疫主要在嚙齒動物中循環進行,形成自然疫源地。嚙齒動物中主要是鼠類和旱獺,肺鼠疫患者痰中可排出大量鼠疫桿菌,因而成為重要傳染源。
造成人間鼠疫流行的傳染源有:一是患有或死于鼠疫病的各種動物,如旱獺等;二是動物體外寄生的跳蚤等;三是鼠疫病人。
鼠疫的發病有一定的季節性,南方的鼠疫(主要是腺鼠疫)多發生在春夏季節;青藏高原等地區的鼠疫(主要是肺鼠疫)多發生于夏秋季節。
鼠疫癥狀
鼠疫的主要癥狀表現為:突然寒戰、高燒、劇烈頭痛、嘔吐、面部發紅、眼紅、皮膚有出血點等。
肺鼠疫起病急驟,發展迅速,除嚴重中毒癥狀外,在起病24~36小時內出現劇烈胸痛、咳嗽、咯大量泡沫血痰或鮮紅色痰。
鼠疫臨床上有腺型、肺型、敗血型及輕型等四型。
鼠疫傳播途徑
(1)經跳蚤叮咬傳播。人類鼠疫的首發病例多由跳蚤叮咬所致,最常見的是印鼠客蚤,該蚤在世界性范圍內分布廣泛,主要寄生于家棲鼠類。其次是不同類型鼠疫自然疫源地宿主動物的主要寄生蚤。
(2)經直接接觸傳播。人類通過捕獵、宰殺、剝皮及食肉等方式直接接觸染疫動物。鼠疫菌可以通過手部傷口,包括非常細小的傷口,如手指的倒刺等進入人體,然后經淋巴管或血液引起腺鼠疫或敗血型鼠疫。
(3)經飛沫傳播。肺鼠疫患者或動物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菌,可通過呼吸、咳嗽將鼠疫菌排入周圍空氣中,形成細菌微粒及氣溶膠,造成肺鼠疫傳播。
(4)實驗室感染。鼠疫實驗室工作人員由于防護不嚴、操作不當和實驗室事故,可通過吸入、銳器刺傷等途徑感染鼠疫。
怎樣預防
(1)避免在鼠疫疫源地,接觸鼠及旱獺、特別是病死旱獺有感染鼠疫的危險。
(2)堅持“三不”制度
不接觸、不剝皮、不煮食病(死)旱獺及其它病死動物;
不在旱獺洞周圍坐臥休息,以防跳蚤叮咬;
不到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家中探視護理或吊喪。
(3)堅持“三報”制度
1.發現病(死)旱獺和其它病(死)動物要報告;
2.發現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應立即報告;
3.發現原因不明的急死病人應立即報告。
(4)疫源地居民安置地、救援人員駐扎地選擇要遠離旱獺棲息地,做好防鼠防蚤。需要在鼠疫活動地區內宿營時,最好能在宿營地周圍噴灑一些殺蟲藥劑,殺滅可能侵襲人類的吸血昆蟲。
(5)不要剝食不明原因死亡的藏系綿羊;這些動物體表的蚤類不活躍,只要人類不主動接觸它們,就會減少和避免感染鼠疫的危險。不要接觸牧羊犬叼食的病死旱獺。
(6)疫源地內,或在10日內進入或到過疫源地的人員,突然發生高熱,發生明顯的淋巴結腫大,或咳嗽、痰中帶血,且病程進展迅速,應考慮感染鼠疫的可能性,及時就診,立即向防疫機構報告,并采取措施,避免病人與更多的人接觸。
(7)在尚未發現鼠疫疫情情況下,一般群眾和救援人員不需要采取接種疫苗、預防性服藥等特異性預防措施,也不需要穿著特殊防護裝備。
防疫應急
(1)家中或單位發現死老鼠,應立即向所在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
(2)如人體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熱,淋巴結腫大、疼痛,咳嗽,咳血痰等癥狀,應立即到醫院就診。一旦確診,立即將病人隔離。
(3)由專業人員對病人用過、接觸過的物品及房間進行消毒。
(4)接觸過鼠疫病人者應主動向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
(5)立即采取統一的滅鼠、滅蚤行動。
(6)發生疫情,須服從當地政府、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揮。
(7)嚴禁無關人員進入疫區。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