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少勝多”的戰役
【導讀】
云南公務員考試網為大家帶來“以少勝多”的戰役,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順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
更多云南事業單位考試復習技巧詳見云南事業單位考試課程
一、涿鹿之戰
1、戰爭時間:約4600年前。
2、戰爭地點:涿鹿(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
3、戰爭雙方:炎黃部落;蚩尤部落。
4、戰爭目的:雙方為了爭奪適于牧放和淺耕的中原地帶。
5、戰爭結果:炎黃部族獲得勝利,蚩尤大敗。
6、戰爭意義:黃帝部族與炎帝部族合并,成為了后來的華夏族(漢族),使得古代華夏族由野蠻時代向文明時代實現轉變。因此我們稱自己為炎黃子孫,建立了華夏民族的源頭。
二、牧野之戰
1、戰爭時間:說法不一,從前1130年到前1018年都有,故多數情況下表述為商朝末年。
2、戰爭地點:牧野(今淇縣南、衛河以北,新鄉市附近)。
3、戰爭雙方:商紂王帝辛;周武王姬發。
4、戰爭目的:是武王伐紂的決勝戰,為了推翻商紂王的暴政。
5、戰爭結果:周武王大獲全勝,商紂王在鹿臺自焚而死,商朝滅亡。
6、相關典故:臨陣倒戈。
7、兵力對比:周軍4.5萬人;商朝約17萬人。
三、城濮之戰
1、戰爭時間:公元前632年。
2、戰爭地點:城濮(山東鄄城西南),當時隸屬于衛國。
3、戰爭雙方:晉文公重耳;楚成王、楚國大將子玉。
4、戰爭目的:晉國崛起,與楚國開始爭霸中原。
5、戰爭結果:楚國戰敗,子玉羞憤自殺,晉國崛起,成為中原霸主。
6、相關典故:退避三舍。
7、兵力對比:楚方:42000;晉方:32500。
四、柏舉之戰
1、戰爭時間:公元前506年。
2、戰爭地點:在柏舉(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內,又說湖北漢川北)。
3、戰爭雙方:吳王闔閭;楚昭王。
4、戰爭目的:蔡國國君蔡昭侯、唐國國君唐成公,為報楚令尹子常(囊瓦)的勒索和被拘三年之仇,背叛楚國,與晉、吳結盟,使楚北側失去屏障。
5、戰爭結果:吳國快速取勝,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力量對比最懸殊的戰役。
6、兵力對比:吳國:3000人;楚國:200000人。
五、桂陵之戰
1、戰爭時間:公元前354~前353年。
2、戰爭地點:桂陵(一說今山東菏澤東北,又說今河南長垣西北)。
3、戰爭雙方:齊國:齊威王、田忌、孫臏;魏國:龐涓。
4、相關典故:圍魏救趙。
5、兵力對比:齊軍80000;魏軍80000。
六、馬陵之戰
1、戰爭時間:公元前341年。
2、戰爭地點:山東省郯城縣馬陵山附近。
3、戰爭雙方:齊國,魏國,韓國。
4、相關典故:增兵減灶
5、兵力對比:魏軍兵力不詳;齊國兵力應不少于10萬。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