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云南省考每日一練之定義判斷(8.20)
2020年云南公務員考試報名時間為2020年7月13日8:00至7月17日18:00,筆試時間為2020年8月22日、23日。筆試包括公共科目和專業科目,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報考公安(含森林公安,下同)機關人民警察職位的考生還需進行公安專業科目筆試,考試臨近,如何沖刺最后“一公里”,推薦考生訂購2020云南省考沖刺模擬卷助力上岸(贈公考大禮包),在沖刺的最關鍵時刻,趕緊入手,考場再提10分。下面云南公務員考試網就行測科目為考生提供一些練習。

第一時間獲取更多重要信息
相關文章

接下來完成1-5題!
1.非正式組織是“正式組織”的對稱,是人們在共同的工作過程中自然形成的以感情、喜好等情緒為基礎的松散的、沒有正式規定的群體。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非正式組織的是( )。
A.銷售部和市場部的同事由于平日工作接觸較多,有些同事工作之余也組織聚會交流 感情
B.來自四面八方的愛心人士組建了愛心基金會
C.某大學的攝影協會將大學里的攝影愛好者組織起來,定期開展攝影活動
D.某公司為了迎合網絡時代的發展趨勢,將公司網絡技術人才集中起來,組建了技術部
2.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根據以上定義,
下列行為中,甲的行為屬于犯罪預備的是( )。
A.甲、乙、丙、丁四人預謀某晚去某超市盜竊,由甲提供一輛三輪車。屆時甲因害怕未去,由乙、丙、丁三人用甲提供的三輪車盜走超市的大批名貴手表
B.甲與乙有仇,遂尋機報復。一天甲得知乙一人在家,便攜帶匕首向乙家走去,途中突然腹痛,只得返回家中
C.甲于某日攜帶匕首前往乙家,準備殺乙泄憤,途中遇聯防人員巡邏,甲深感害怕,折返家中
D.甲在樹叢中向仇人乙射擊,連開了兩槍未擊中乙,乙因害怕而求饒,甲在能繼續開槍的情況下不再開槍
3.貨幣幻覺是指人們不是對實際價值作出反應,而是對用貨幣來表示的價值作出反應。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選項符合貨幣幻覺的是( )。
A.通貨膨脹時,即使工資漲了,應聘的人也不見多
B.人民幣貶值時,更多的人愿意出國留學
C.很多人抱怨,這兩年菜價越來越貴
D.小張、小李在不同的公司做同樣的工作,工資卻不一樣
4.逮捕,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為防止被告人逃避或者阻礙偵查和審判,或繼續危害社會,依法剝奪其人身自由的強制方法。
根據以上定義,下列屬于逮捕的是( )。
A.張某因生意上的糾紛將李某打傷,雖不構成犯罪,但公安機關對他處以罰款100元并拘留15天
B.流竄犯田某,盜竊財物15萬元,為逃避追捕,還打傷公安干警一名。公安機關抓住他后,提請人民檢察院批準,將其送看守所關押
C.在一經濟糾紛案的開庭審理中,被告王某的妻子大吵大鬧,誹謗審判長,嚴重擾亂法庭秩序。據此,法院決定將其關押五天
D.陳某搶劫殺人后企圖逃跑,被村民抓住后扭送至村委會,村干部將其關押三天
5.財產處分行為是指直接發生財產權移轉或消滅效果的行為,財產處分行為的結果是使權利移轉,權利的內容的縮小或改變,權利上設定負擔以及權利消滅等。
根據上述定義,下述行為中不屬于財產處分行為的是( )。
A.為擔保一筆債務,甲公司將自己所有的房產抵押,抵押行為使甲公司對該房產的所有權受到限制
B.乙拋棄自己的電視機。拋棄行為使乙對該電視機的所有權消滅
C.丙與丁訂立合同,出賣丙的家傳古畫,并約定7日后丙交付古畫。合同行為使丙負擔著7日后移轉古畫所有權的義務
D.丁免除丙的金錢債務,免除行為使丙不必履行償還金錢的義務
1.答案: A
解析: 非正式組織定義的核心是在共同工作中自然形成的群體,B、C項中的組織不是在共同工作中產生的,排除;D選項中的組織不是自然形成的,排除。因此,本題選A。
2.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強調“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D項均已經有既定的犯罪事實,不符合定義。A項中甲雖然最后沒有參加但他是共犯,屬于犯罪既遂;D項中,甲“連開兩槍”已經實施了犯罪,屬于犯罪中止;C項中甲已經開始實施犯罪預備行為,但在尚未著手犯罪的實行行為之前自動放棄犯罪意圖,屬于犯罪預備階段的中止;B項是犯罪在實行行為尚未著手時停止下來,是由于甲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即是被迫而非自愿在著手實行行為前停止犯罪,符合定義。故正確答案為B。
3.答案: C
解析: 由題干定義可知,“貨幣幻覺”是指人們對“用貨幣來表示的價值作出反應”。C項,是只看到“菜價”的漲幅,并未考慮封其實際價值。A項,通貨膨脹時,工資漲了,應聘的人并不為高工資而盲目,是因為看到了工資的實際價值。B項,人民幣貶值,如果只看貨幣價值,美元相對人民幣而言,應該是“貴”了,出國的人會減少,而出國的人不見減少,可見與貨幣價值無關;D項,并未有對不同工資的不同反應。故本題選C。
4.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強調“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被告人”、“逃避或阻礙偵查和審判”、“或繼續危害社會”、“依法剝奪人身自由”。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項中“雖不構成犯罪”即可知肯定不屬于逮捕。C項注意“在一經濟糾紛案的開庭審理中”和“嚴重擾亂法庭秩序”即可,法院采取的行為屬于民事訴訟中的強制措施,不符合定義。D項注意“村干部”,其不屬于題干中涉及到的主體,不符合定義。B項表述符合逮捕的定義。故正確答案為B。
5.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強調“直接發生”、“權利的移轉”、“權利內容的縮小或改變”、“權利上設定負擔以及權利消滅”。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中甲對該房產的權利內容縮小,B中乙對電視機的權利消滅,D中丙對乙的權利消滅,ABC均符合定義,C中丙與丁訂立合同并不是直接發生了權利的轉移,交付古畫時才屬于直接發生,這種買賣契約屬于負擔行為。故正確答案為C。
可添加二維碼
微信公眾號 : yngwyorg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