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喊題目做不完,你真的讀對題了嗎?
在申論中,不管是國考,還是省考,都會出現一個考點——數據型材料!很多同學在讀數據型材料的時候都是從頭讀到尾,比較耗費時間,關鍵是最后還不一定能做對,簡直是浪費時間嘛!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一起攻克這個知識點↓↓↓
材料識別
數據型材料
【例1】
村小組長介紹,800多常住人口,差不多有400人在外務工,一幢幢200多平方米的老屋僅住著祖孫三人或四人。
【例2】
2010年11月25日,中國科協召開新聞發布會,對第八次中國公民科學素養調查結果進行發布。調查結果顯示,2010年,我國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公民比例為3.27%,相當于日本(1991年為3%)、加拿大(1989年為4%)和歐盟(1992年為5%)等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在20世紀80年代末的水平。
【解讀】
1、在申論考試中有兩種形式:
(1)比較零散的數據,如400人、800人、200多平米。
(2)大量的數據,如“調查結果顯示,2010年……水平”這段內容中出現較多數據。
(3)申論考試中基本上是兩類數據材料,在一個故事里給出一些零散數據或者給出調研問卷擺出大量數據。
2、舉例:
龍哥腰纏萬貫,名下有三輛汽車、五套房子,銀行存款10000000,通過這幾組數據反映龍哥有錢,是土豪。通過龍哥的案例,可以看到在數據型材料中,數字本身不重要,反映的內容才重要,所以要對數據內容進行加工,發掘背后的含義/信息。
方法技巧
在數據型材料處理中有兩種方法,分別是直接摘抄和歸納概括。
一、直接摘抄
【例1】
根據“給定資料”,概括當前我國大學教育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E老師說:一些高校對教師的考核指標中,科研項目、論文占了70%以上,而教學任務占比不到30%,出現了本末倒置的現象。這種重科研輕教學的考核制度使老師們為了生計和前途,忙于跑課題、寫論文、拉科研經費,不能安心教學。
【解讀】
1、這是一道能夠直接摘抄的題目。
2、解題:
(1)題干:需要找出大學教育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E老師說……本末倒置現象”:考核方式不合理,教師本身的任務是教書育人,但是現在大部分考核論文,所以考核不合理,方向比較偏。直接摘抄(論文占70%,教學占30%)不太合適,寫“本末倒置”也不能把根本的含義表達清楚、明白。
(3)“這種……不能安心教學”:“這種”是對前面內容的總結概括,是重科研輕教學的考核方式,老師們天天忙論文,不能安心教學。本段解釋了什么是本末倒置。大學教育的問題是重科研,輕教學。
(4)總結:數據出現后不要只看數據,可以看后面總結性的信息。掌握小技巧:遇到制度、指標、設置比例方面出現不合理的情況,可以用“重……輕……”,比如“重物質輕精神,重理論輕實踐”。“因此”“可見”都是比較常用的總結詞。
3、問題:教師考核重科研輕教學。
【例2】
請概括交通部新規出臺帶來的意義。
2006年,交通部出臺了一個《收費公路試行計重收費指導意見》,規定車輛收費不再按貨車的核定載重量而是按其實際載重量收費,即計重收費……有專家算了一筆賬,以載重量5噸的貨車為例,車輛自重7.5噸加上載貨5噸,原來執行按車收費標準時,約需60元/100公里。執行計重收費標準后,滿載12.5噸時仍為60元/100公里,車貨總重為10噸時為55元/100公里,空載時為45元/100公里,均比按車收費標準節省了費用,可見實行計重收費后,貨運成本將會降低。
【解讀】
1、上一題出現的是零散的數據,本題出現了大段的數據。題干要求分析部門新規帶來的意義。
2、分析材料:
(1)“2006年……節省了費用”:現在實行的規定給普通貨車司機帶來的好處是“節省費用”,這個詞語可以寫,但是規范性不足。
(2)“可見……將會降低”:與“可見”類似的詞語,比如“這種”“因此”,起到總結作用,摘抄后面的內容“貨運成本降低”。
3、問題:貨運成本降低。
4、總結性詞語既能出現在數據后面,也能出現在數據前面。
【例3】
請概括目前我國文化場館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某市社科院曾對本市2209名市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參與度和滿意度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盡管近年來政府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投入了大量人力、財力、物力,但部分公共文化設施、公共文化活動、文化惠民項目的利用率和參與度較低,設施、資金等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投入收效比亟待提高。其中,針對博物館、美術館、科技館、紀念館和陳列館的調查數據顯示,24.4%的受訪者一年中從未去過這5類場所,61.6%的人平均每年去1到5次。市民對文化館的年均光顧次數更低,93.7%的人平均每年到館5次以下,其中,58.6%的人沒去過文化館,35.1%的人每年到館次數為1到5次……
【解讀】
1、主題詞:文化場館。
2、分析材料:
(1)“某市……亟待提高”:“低”“亟待提高”是負面詞匯,但是這里的主語是公共文化設施,與文化場館不可以劃等號,文化設施不等于文化場館,先不著急摘抄。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文化場館、文化廣場、圖書桌椅,都是文化設施,所以文化設施比文化場館的范圍更大更廣,沒有辦法通過更廣的主語體現文化場館面臨的問題,無法直接摘抄(更廣的主語指文化設施)。所以大家讀題時一定要關注題干中的主語。
(2)“其中……調查數據顯示”:“其中”之前的是總結句。舉例說明,老師喜歡小動物,其中小魚小蝦小雞小鴨頓頓不能少,“其中”之前是總結句,之后是對內容的展開。“博物館、美術館、科技館”此處才出現文化場館。
(3)“24.4%的受訪者……1到5次”:通過一系列數據,反映場館的利用率和參與率很低,可以放心大膽地直接摘抄“利用率、參與率低,投入和收效比亟待提高”。
3、問題:利用率低,參與度低,投入收效比亟待提高。
【總結】
直接摘抄數據前后簡潔規范的總結句
①總結句出現在數據之后,提示詞:因此,可見,所以,總而言之……
②總結句出現在數據之前,提示詞:其中,這體現在,比如……
【解讀】
1、當數據前后有簡潔規范的總結句時可以直接摘抄。
2、總結句出現在數據之后,提示詞:因此,可見,所以,總而言之,換句話說……
3、總結句出現在數據之前,提示詞:其中,這體現在,比如,例如……
4、面臨大段材料數據時,可以跳讀,不要看數據本身的含義,而是看前后有無標志詞,如果有標志詞,可以直接抄總結性信息。
5、摘抄即直接抄原詞,材料給什么寫什么。
二、歸納概括
1、過半原則
【例1】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北京益派市場咨詢公司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2704人參與),82.9%的人明確表示自己需要養生。調查中,40.8%的人表示自己的養生知識主要來源于“專家”,來源于網絡、電視等大眾媒體的人更是超過半數。
【解讀】
(1)、過半原則——限定詞:多達(高達、長達)、只(僅僅)。
(2)例如:帶薪休假落實率僅為50%;GDP占比卻高達4%—5%。如果數據前面有限定詞,則一定是跟著限定詞想表達的意思走。
【例2】
根據“給定資料”,指出F市實施生活垃圾收費制度所產生的影響。
F市城區現行的生活垃圾收費制度,是2003年5月1日開始實施的。有資料顯示,該制度實施以來,F市生活垃圾日產生量2001年為1400噸,2007年為1900噸。2006年,F市家庭垃圾費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高達0.17%。2007年,F市共征收垃圾處理費3085萬元,但收繳率僅為79.1%。
【解讀】
(1)本題要求說一說實施生活垃圾收費制度產生的影響。
(2)、“F市城區……1900噸”:從1400噸到1900噸說明生活垃圾量增加了。產生影響:垃圾日產量增加/增多。
(3)、“2006年……高達0.17%”:0.17%看似很少,但是前面有限定詞“高達”,說明垃圾處理費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比例大。
(4)、“2007年……79.1%”:“僅為”一詞說明收繳率低。不要光看數據本身,注意限定詞給大家設置的“坑”。
(5)、影響:生活垃圾量增加,垃圾費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比例大,收繳率低。
(6)、數據前面有限定詞一定是跟著限定詞想表達的意思走。
2、數據對比
【解讀】
(1)、如果材料未給出限定詞信息,也無法確定數據大小,此時采用數據對比的方式。例如:申論組黃老師體重100斤,申論組內其他老師都為90斤。單看100斤感覺挺瘦,但是與其他人對比,黃老師是胖的。沒有對比沒有傷害,有對比就顯得黃老師很胖,這就是數據的對比。申論考試中經常會隱藏起對比的主體,這時就要根據常識、常規進行對比。如:黃晶晶老師體重300斤,看到這個數字想都不用想,結合常識可以知道黃老師比較胖。
(2)、注:隱藏對比(與常規、常識對比)。
【例1】
請概括材料所反映的我國制造業創新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據統計,美國2012年的研發投入為4535億美元,中國2014年相關投入約為1.3萬億人民幣,不足美國2012年的一半。作為科研經費投入的當然主體,目前,我國超過70%的研發經費來自企業,但與國際同行相比,我國企業的研發投入強度還有差距,如華為的投入強度為8.9%,而微軟近14.6%;東風汽車為2.1%,而日本豐田為3.6%,德國大眾為5.2%。
【解讀】
(1)、“據統計……2012年的一半”:單看1.3萬億人民幣已經很多了,但是我們不足美國2012年投入的一半,說明我國研發投入的資金少(中國、美國進行對比)。
(2)、“作為科研經費……企業”:70%的經費來自于企業,推導出另外的30%來自于政府。
(3)“但與國際……5.2%”:通過數據對比發現,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非常低。即:企業研發投入強度低。
(4)小技巧:本身總的研發投入少,企業投入研發也不高,所以大概率可以推測出政府投入也不高(申論原則:寧濫勿缺,像答案要點的就都寫出來)。
(5)、問題:研發投入少/投入低,政府企業投入不足。
【例2】
根據“給定資料”,概括出教師“逃離”公辦學校的原因。
一位剛辭職離開學校的老師說道:“早上7點30前必須到校,下午5點下班,中間是沒有休息時間的,沒有午休,連打個盹的功夫都沒有,學校的絕大多數老師每周工作時間都在54小時以上。
【解讀】
(1)、本道題沒有對比的主體,要求概括教師不愿意在公辦學校工作的原因。
(2)、“一位剛辭職……54小時以上”:這里沒有對比,但是正常老師的工作是“做五休二”,每天朝九晚五八小時工作制,但是題干中反映的時間,一天工作九個半小時,一周工作54個小時,超出了平常的工作時間,這就是原因,即工作時間長、強度大。雖然沒有對比對象,但是根據常規、常識對比,也可以得出要點。
(3)、歸納概括原則:
過半原則。經常會有小“坑”:限定詞(僅為、高達、多達)出現,根據限定詞的感情色彩走。
數據對比。通過對比找出答案要點,考試過程中經常會隱藏對比對象,這時要根據常識、常規的情況進行比較。
【常用詞總結】
1、大小:比例/比重/占比、總量、幅度。
2、高低:比例/比重/占比、XX度(參與度、滿意度、配合度)。
3、多少:XX量(數量、總量)、投入。
4、快慢:速度、發展。
5、注意:要合理、正確地使用搭配詞,避免前言不搭后語的情況出現。
常見陷阱
把握數據中的不同主語
【解讀】
1、例如:近五年來,中國足球的勝率為30%,德國為77%,這在某種程度上恰恰說明了中國足協的不作為。“因此”“可見”“這”代表總結,這里反映的問題就是:中國足協不作為。但是“中國足協不作為”這件事不能完全涵蓋這組數據所表達的意思。因為本件事的主語是中國足協,前面的數據主體是中國足球,主體不一樣,說的就不是一回事,不能歸類為一個問題。33%和77%的數據對比,說明中國足球勝率低于德國。把握數據中的不同主語,會規避漏點的問題。
2、兩個問題:
(1)中國足協不作為。
(2)中國足球勝率低于德國
【例1】
結合給定資料,從公共管理角度分析現階段我國在創新發展中主要存在的不足。
國家對全國30多家大型企業130多種關鍵基礎材料調研結果顯示,32%的關鍵材料在中國仍為空白,52%依賴進口,絕大多數計算機和服務器通用處理器95%的高端專用芯片,70%以上智能終端處理器以及絕大多數存儲芯片依賴進口。在裝備制造領域,高檔數控機床、高檔裝備儀器、運載火箭、大飛機、航空發動機、汽車等關鍵精加工生產線上逾95%制造及檢測設備依賴進口。
【解讀】
1、本題要求分析在創新發展過程中有哪些問題。
2、讀完這一段數據發現,反復出現的高頻詞是“依賴進口”,一共出現了3次。如果寫答案只寫“關鍵基礎材料依賴進口”或“高端制造及檢測設備依賴進口”是不全面的,因為數據的主體是不一樣的。“關鍵材料、高端芯片、存儲芯片”可以概括為關鍵基礎材料;“在裝備制造……檢測設備依賴進口”:說明除了關鍵材料,還有制造及檢測設備。這是兩個方面,一個是關鍵基礎材料(芯片)依賴進口,還有檢測的設備、制造的設備也依賴進口,主語不同,就都要寫上。
3、不足:關鍵基礎材料、高端制造及檢測設備依賴進口。
4、答疑:
(1)芯片就是關鍵基礎材料的具體展開,是機器最核心的部分,考試的時候如果拿不準要不要寫,也可以寫上高端芯片。
(2)“空白”就是指我們沒有,即需要進口,與依賴進口意思相同。
數量和比例(占比)不同
例如:德國足球人口達到300萬人,而中國足球人口為2.5萬人,僅相當于中國14億人口的0.0018%。
兩個問題:①中國足球人口少于德國;②中國足球人口占比低。
【解讀】
1、數量和比例(占比)是不同的兩回事,千萬不要混為一談。
2、例:
(1)看到這組數據,看似在講述一件事,但是仔細讀可發現講述的信息是不同的。
①“德國足球……2.5萬人”:出現了數據對比,說明我國足球人口相比德國來說是少的,可以得出第一個問題,即中國足球人口比德國少(中國足球人口少)。足球人口指的是踢足球的人。
②“僅相當于……14億人的0.0018%”:不再講述數量少的事情,而是占比低。如果答案只寫“數量少”,則不能拿到全部的分數,一定要寫全,即數量少,比例也很低。
(2)兩個問題:
①中國足球人口少于德國。
②中國足球人口占比低。
(3)注意:主體(中國足球人口)可以合并在一起寫,但是后面的內容是不一樣的。
【例1】
根據“給定資料”,概括當前我國人才回流的具體表現。
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從1978年到2017年底,我國出國留學人員回國人數穩步提升,高層次人才回流趨勢明顯。改革開放40年來,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累計已達519.49萬人,有共計313.20萬名留學生在完成學業后選擇回國發展,占已完成學業留學生人數的83.73%,形成了大規模的留學人才“歸國潮”。
【解讀】
1、本題的問法不是特別常見,“具體表現”不是一個具體要素,前面表現的是什么,后面跟的就是什么。如果具體表現之前是問題,則問題的具體表現也是問題,比如感冒的具體表現是發燒、咳嗽、流鼻涕,故問題的具體表現也是問題;如果具體表現之前是對策,則對策的具體表現也是對策。不要將“具體表現”當成一個非常單一、具體的要素,要結合前面的限定詞/主語來思考。題目問的是“人才回流的具體表現”,“人才回流”是一個動態的具體過程,比如“什么樣的人從哪兒流到了哪兒”“流動的情況是什么”都是具體表現。
2、“教育部統計……趨勢明顯”:說明高層次的人才回流了,高層次人才指的是留學人員,因此可以寫“留學人員/高層次人才回流”,他們是從國外流到了國內,也可以直接寫“高層次人才回國”,最完整的寫法為“高層次人才從國外流到國內/留學生回國”。
3、“改革開放……‘歸國潮’”:出現一系列數據。
(1)“改革開放……519.49萬人”:出國留學的人員不用關注,不是本題關注的重點,需要關注的是“流回來”的人員。
(2)“有共計……回國發展”:出去的有519.49萬人,回國的有313.20萬人,說明回國人數多。
(3)“占已完成……‘歸國潮’”:不僅回國人數多,且占比高。最全面的寫法為“高層次人才/留學人員回國,具體表現為人數多、占比高”,二者一個都不能省略,只寫一個只能得到一半的分數。
4、梳理:具體表現:留學生回國人數多,占比大。
總結一下
1、面對數據型材料,最本質的有兩種方法。
(1)直接摘抄:
①在數據之前可以摘抄,如果材料出現“其中”“這體現在”等,可以把總結句抄下來。
②在數據之后可以直接摘抄,常見標志詞有“因此/所以/換句話說”等。
(2)歸納概括:
①過半原則:經常會用到限定詞,比如“高達/僅僅”,千萬不要被限定詞所“坑”。
②數據對比:材料可能不會直接把對比的對象告訴考生,要關注隱藏主體,要與常識相對比。
2、數據型材料中經常會出現的陷阱:
(1)主體不同:申論數據型材料經常會出現不同主體,一旦主體不同,一定要把涉及到的主體都寫下來,比如“關鍵型材料”“高端制造”“設施”都需要寫下來。
(2)數量/占比所想表達的含義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概念,一旦出現了數量/占比所反映的信息,都要寫下來,千萬不要等同于一回事。
同學們學會了嗎?想不想再做些練習題鞏固一下?來【2020年云南公務員考試考前沖刺模擬卷】看看吧!緊扣最新公務員考試大綱及考試命題規律,結合了時下熱門話題,聯合優質公考機構心竺公考進行出題,適合在考前沖刺的關鍵時刻進行實戰練習。
【2020年云南公務員考試考前沖刺模擬卷】緊扣最新公務員考試大綱及考試命題規律,結合了時下熱門話題,聯合優質公考機構心竺公考進行出題,適合在考前沖刺的關鍵時刻進行實戰練習。

贈考點技巧直播課
針對巡考族,贈送了8.22公務員聯考考前考點技巧直播課。由名師大咖進行技巧精講,足足八場!
錯過直播的,還能回放收看。

贈最全實用公考大禮包

>>點此訂購:2020年云南公務員考試考前沖刺模擬卷及配套課程
小編友情提醒:如果你做不到每天頻繁的刷新網站,又想在第一時間內看到新鮮出爐的資訊,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云南公務員資訊網 yngwyorg”,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獲取第一手資料: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