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云南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那些詩詞中隱藏的物理常識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21年云南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那些詩詞中隱藏的物理常識。相信行測考試一定是很多考生需要努力攻克的一道坎兒。行測中涉及的知識面之廣,考點之細,需要開始做到在積累的同時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云南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相關文章
更多云南公務員考試復習技巧詳見 2021年云南公務員考試教程
仔細研讀下文>>>2021年云南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那些詩詞中隱藏的物理常識
那些詩詞中隱藏的物理常識
在行測考試中,常識判斷的考察范圍非常廣泛,不同于其他題型,它覆蓋范圍廣,出題方式靈活,且有一定綜合性。這其中也包括一些物理常識的考察,不僅常識判斷中常見,物理常識在類比推理中也是比較常見的,今天給大家梳理一些在古詩詞中藏著的物理現象,幫助各位考生積累。
1. 光的直線傳播(光的直射)
這一物理現象的詩句比較好掌握,?嫉拇笾路譃閮深惉F象:一類是詩句中涉及到影子的,比如:“對影成三人”、“綠樹陰濃夏日長”(樹陰就是樹木枝葉的影子)等等;另一類是詩句中涉及遮擋的,比如:“峰多巧障日”(山峰多了,遮擋了太陽光)、“排云數峰出,漏日半江明”(推開山腰的浮云,才能看到峰頂,陽光只能從云縫中穿出照亮江面。都是云遮擋住了光線。)
2. 光的反射
這一類詩句是試題中考得最多的,只要詩句中出現倒影、鏡子,就都屬于光的反射(鏡面反射),比如:“樓臺倒影入池塘”、“寶釵好耀首,明鏡可鑒形”等等。
3. 光的折射
這一類詩句特別少,大家記住兩句就夠了:“潭清疑水淺”、“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看到的“落日”并不是實際的太陽,而是光經過不均勻的大氣時發生了折射形成的虛像,太陽的實際位置在地平線以下。)
4.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最有代表性的詩句是蘇軾的“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問君何不指上聽?”和韋應物的“水性自云靜,石中本無聲。如何兩相激,雷轉空山鳴?”這兩首詩的疑問部分都是在探究聲音的產生。但這類詩句在試題中往往考得不會那么貼切,只要和聲音有關,都可以說涉及到“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這一物理現象,比如“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等。
5. 聲音的反射(回聲)
酈道元的《三峽》中有“空谷傳響,哀轉久絕”的描寫,這就是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發生反射現象,產生回聲。
6. 彈性勢能轉換為動能
凡是詩句中涉及到弓的都可以說“彈性勢能轉換為動能”,比如:“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等。
7. 重力勢能轉換為動能
凡是詩句中有物體從高處落下,都可以說“重力勢能轉換為動能”,比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等。
8. 分子的熱運動(擴散現象)
這一類知識對于沒做過歷年試題的同學來說容易被忽視,也不容易想到,但只要做過類似的試題,這一類知識就非常好理解了,凡是涉及到氣味(試題中常常是香味)的詩句,都屬于分子的熱運動。比如:“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滿架薔薇一院香”、“弄花香滿衣”等等。
9. 物態變化
這一類其實和考詩詞關系不大,主要考的是物理知識,記住幾種常見的自然現象:露、霧是液化,霜、霧凇、冰花是凝華,再通過詩句中的相關字來判斷體現的物理現象。比如:“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液化)、“月落烏啼霜滿天”(霜的形成-凝華)等。
通常,常識判斷不會直接考你這句詩有什么物理現象,而是比這個復雜,會給你四個詩句的選項,讓你判斷哪個沒有體現物理現象,或者讓你選哪個是物理的升華現象……考察考生的知識牢固程度、靈活性以及綜合能力等,所以各位考生要加油積累呦!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