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云南省考每日一練之定義判斷(11.4)
2021年云南公務員考試公告暫未發布,根據歷年云南公務員考試工作安排,預計2021年云南省考公告2021年3月發布,筆試時間預計為2021年4月,歷年筆試包括公共科目和專業科目,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報考公安(含森林公安,下同)機關人民警察職位的考生還需進行公安專業科目筆試,公共科目考生可借鑒參考公務員教材中心最新批次的2021年云南公務員考試教程備考。下面云南公務員考試網就行測科目為考生提供一些練習。

第一時間獲取更多重要信息
相關文章

接下來完成1-5題!
1.回避條件作用是指當厭惡、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預示出現時,個體做出某種反應從而逃避了厭惡、刺激或不愉快情景,該反應在以后的類似情景中發生的概率增加。
下列屬于回避條件作用的是( )。
A.因為貪睡不愿起來吃早餐
B.碰到燙的東西,趕緊縮回手來
C.感覺屋內人聲嘈雜時暫時離去
D.看見地上的垃圾后繞開
2.定義:
(1)全概率命題是其真實性的概率為100%的命題。
(2)大概率命題是其真實性概率較高,通常在50%以上的命題。
(3)辨證命題是若聯言命題的兩個支命題都是條件命題,而這兩個聯言支的后設彼此之間具有矛盾或反對關系。
以下三個例證中,與定義相符的個數有幾個?( )
(1)人要吃東西才能長期生存。
(2)如果被害者的財物完整無缺,則兇手作案的動機就不是圖財害命。
(3)他既是一個高個子,又是一個矮個子。
A.0個
B.1個
C.2個
D.3個
3.定義:
①抽象:指從許多事物中,舍棄個別的、非本質的屬性,抽出共同的、本質的屬性的過程。
②限制:指從屬概念過渡到種概念的過程.表現為內涵增加,外延減少。
③概括:指從種概念過渡到屬概念的過程,表現為內涵減少,外延增加。
典型例證:
(1)蘋果、香蕉、黃梨、葡萄、桃子等,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2)做人難.做女人更難,做單身的名女人難上加難。
(3)鯨盡管生活在水里,并且體形似魚,但是它屬于哺乳動物。
上述典型例證與定義存在對應關系的數目有( )。
A.0個
B.1個
C.2個
D.3個
4.析詞:指為了表達的特殊需要,臨時把某個詞拆開使用的修辭手法。
下列屬于析詞的是
A.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B.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來曰宙
C.教學要避免疏而不導,啟而不發
D.不愛家何以愛國,不孝父母何以愛人
5.態度:指心理上對其所接觸的客觀事物對象所持有的看法,并以各種不同的行為方式表露出來。
下列不屬于態度的要素的一項是( )。
A.認識,指人們接觸客觀事物,作出帶有評價意義的敘述
B.情感,指個人對客觀對象的情感體驗,如尊敬與輕視、同情與挑剔
C.表達,指個人對客觀對象的反應傾向,也稱行為的準備狀態
D.改造,指個人對客觀對象狀態進行改變
1.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預示出現”、“在以后的類似情境中發生的幾率增加”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B項碰到燙的東西縮回手、C項中的避開人聲嘈雜的環境、D項中的看見垃圾繞道走均為已出現的情景,不符合“預示出現”的條件,均排除;A項,因為貪睡不愿起來吃早餐,屬于預先做出的反應,且這種行為具有持續性,發生幾率會增加,符合定義要件。故正確答案為A。
2.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抓住每個定義中的關鍵詞
全概率命題:關鍵詞為“真實性的概率為100%”;
大概率命題:關鍵詞為“真實性的概率在50%以上”;
辯證命題:關鍵詞為“聯言命題”、“兩個支命題都是條件命題”。
第二步:逐一判斷例證,得出答案
例證(1)符合客觀事實,真實性的概率為100%,符合“全概率命題”;
例證(2)“如果……則……”是假言命題,不符合上述任一定義;
例證(3)“他既是一個高個子,又是一個矮個子”是個聯言命題,且兩個支命題具有反對關系,但這兩個支命題是直言命題,不是條件命題,不符合“辯證命題”的定義;
故正確答案為B,只有一個例證符合定義。
3.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抓住每個定義中的關鍵詞
抽象:從多個事物中抽出“共同的、本質的屬性”的過程;
限制:概念內涵增加;
概括:概念外延增加。
第二步:逐一判斷例證
例證(1):蘋果、香蕉、黃梨、葡萄、桃子是不同的水果,但它們具有共同的特點,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與“抽象”的定義對應;
例證(2):從“人”到“女人”到“單身的名女人”,這幾個概念的內涵在不斷增加,與“限制”的定義對應;
例證(3):鯨體形似魚,但它屬于哺乳動物。從“魚”到“哺乳動物”,概念的外延增加,與“概括”的定義對應。
故正確答案為D。
4.答案: C
解析:
析詞的定義要點是:為表達特殊需要,臨時把某個詞語拆開使用,A、D兩項未把詞語拆開使用,B項是解釋宇和宙的本來含義,并非臨時拆開使用,均不符合定義;C項將疏導和啟發拆開使用,符合定義,故答案選C。
5.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強調“對客觀事物對象所持有的看法”、“以各種不同的行為方式表露出來”。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項“作出帶有評價意義的敘述”、B項“尊敬與輕視、同情與挑剔”,都是表露出來的情感,符合“以各種不同的行為方式表露出來”;C項“個人對客觀對象的反應傾向”體現了“對客觀事物對象所持有的看法”。D項“個人對客觀對象狀態進行改變”不屬于某種看法,沒有體現“對客觀事物對象所持有的看法”。故正確答案為D。
可添加二維碼
微信公眾號 : yngwyorg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