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云南省考行測題庫精選720題(271-273)
云南公務員考試行測科目經過多年的發展變化,考試內容日趨穩定,已經形成了完整、系統的體系。試題涉及知識面廣泛,考查的知識點繁多,包括政治、歷史、科技、人文、法律、數學、邏輯等眾多學科的內容。省考競爭激烈,提醒考生一定要安心備考,需要復習教材的考生可參考使用2022年云南公務員考試教程(免費贈送200+課時在線聽課,2萬道題在線刷題、200套真題在線模考)(點擊訂購)備考。云南省考行測120題,120分鐘答題時間,這就需要我們在答題時提高速度,拔高正確率。為此,云南公務員考試網為考生準備了每日一練,幫助考生尋找題感。

接下來完成1--3題!
相關文章
官方并沒有明確給出每道題目的真實分數值表;云南公務員考試網根據試題難易情況以及題量總結出如下歷年云南省考行測題型分值分布,供參考!

接下來完成1--3題!
1.“閱讀是純個人事,非常自覺的事”,閱讀本身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在閱讀中心靈能夠自由地馳騁在各種時空,各個國度,在書本中遨游,從而引發對時代,對人生的思考,但是過度重視物質生活而看不起精神生活,只停留在獲取信息沒有引發思考,心態浮躁,在書本中尋得心的共鳴或思想的碰撞,但是現在真正沉醉在閱讀中的人卻不多,只從網絡上讀取碎片化,表面化的信息,只停留在獲取信息沒有引發思考,如今很多書本,過分重視實用主義,過分強調閱讀效果,如“3個月練成XX,10天可以當XX。”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閱讀需要深入思考
B.閱讀應該是一種精神享受
C.閱讀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
D.實用主義過分強調閱讀的效果
2.專家與知識分子這兩個概念并不重合。術業有專攻,固然是重要的,但未必就能從中形成一個知識分子的精神氣質、天下關懷的人生態度和敢于懷疑、敢為天下先的批判精神。如果大學只能培養出與社會的多元職業結構相一致的各類專家,那么,我們民族的精神存在將不再可能在一個特定的人群中獲得其自我意識和自我表達。一旦民族的所有成員都被充分融入到社會的利益體系中去,社會的良知就將失去其表達器官,民族的命運將被無聲地操縱于資本邏輯之手。
依據文段的觀點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A.理想的大學教育應該塑造能夠自我意識和自我表達我們民族精神的知識分子群體
B.知識分子應當具有天下關懷的人生態度和敢于懷疑、敢為天下先的批判精神
C.大學教育的目標在于培養具有民族精神的知識分子而非術業有專攻的專家
D.目前大學教育的最大問題在于偏離社會良知,導致民族命運被操縱于資本邏輯之手
3.大袋鼠是一種奇特的動物。它們平時在原野、灌木叢和森林地帶活動,靠吃草為生。它們過群居生活,但沒有固定的集群,常因尋找水源和食物而匯集成一個較大的群體。老鷹、蟒蛇和人們都要捕捉袋鼠,然而對袋鼠來說最大的危害莫過于干旱,幼小的袋鼠會死亡,母大袋鼠會停止孕育。
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有的大袋鼠單獨行動
B.大袋鼠常聚集在一起尋找水和食物
C.威脅大袋鼠最嚴重的是人們的捕捉
D.遇到干旱,袋鼠都會死亡
云南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與解析
1.答案: A
解析:文段第一層轉折,強調我們“過度重視物質生活而看不起精神生活,只停留在獲取信息沒有引發思考”;第二層轉折同樣強調我們“只從網絡上讀取碎片化,表面化的信息,只停留在獲取信息沒有引發思考”,因此作者的意圖在于閱讀需要深入思考。B、D均是以偏概全,C項無中生有,故答案選A。
2.答案: B
解析:據提問可知此題是細節判斷題。
根據“但未必就能從中形成一個知識分子的精神氣質、天下關懷的人生態度和敢于懷疑、敢為天下先的批判精神”可以推出B選項是正確的。
材料的意思是大學不能只培養各類專家,還要培養知識分子,所以A、C項的表述都不全面,有失偏頗;材料中說的是“一旦……民族命運將……”是假設未來會出現的狀況,而不是已經存在的問題,D項表述錯誤。
故正確答案為B。
3.答案: B
解析:由提問知本題為細節判斷題。
B項表述正確,由“它們過群居生活……因尋找水源和食物而匯集成一個較大的群體”這句話可以推斷得出。
文段明確指出袋鼠過群居生活,因此A項錯誤;C項說法錯誤,對袋鼠來說最大的危害是干旱,而非人們的捕捉;D項表述絕對化,遇到干旱,幼小的袋鼠會死亡,而非所有袋鼠都會死。故正確答案為B。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