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運算小技巧,直接用!
數學運算公式在學生時代或多或少接觸過,簡單常見的大家一般都還有印象,一看就能理解,也知道用在什么題里,不需要花時間再鉆研。
關鍵是剩下的不理解的公式,死記沒用,強行記住了也不一定清楚怎么用。得先了解公式的來龍去脈,理解公式中每個字母的含義,再做幾道題,熟悉它的運用,明白代入什么數。這之后,不用刻意去記,公式自然而然就被你用熟了。
路程=速度×時間
1、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總路程÷總時間
等時間平均速度=(V1+V2)/2
等距離平均速度=2V1V2/(V1+V2)(實際上,更好的解題思路是特值法)
2、相遇和追及
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時間
直線上兩人相向而行,第n次相遇時,路程和=(2n-1)個全程
環形上兩人背向而行,第n次相遇時,路程和=n個周長
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時間
注意:
直線上,只會追上一次。環形上,可以追上n次,第n次追上,路程差=n個周長
直線追及問題中,路程差的產生原因:1)兩人同時但不同地點出發:快的在后面位置,慢的在前面位置。2)兩人同地點但不同時出發
3、兩岸相遇
單岸:3S1+S2=2S
(S1、S2分別為第1次和第2次相遇時相遇地點距離某邊的距離,S是全程)
兩岸:3S1-S2=S
(S1、S2分別為第1次和第2次相遇時相遇地點距離不同兩邊的距離,S是全程)
4、流水行船
順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
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5、火車過橋
路程=橋長+車長
兩車錯身而過:路程和=車身長之和
兩車追及:路程差=車身長之和
變型問題—“人和隊伍”問題:人追隊頭,路程差=隊伍長度;人從隊頭出發和隊尾相遇,路程和=隊伍長
6、時鐘問題
時針速度=0.5°/分鐘;分針速度=6°/分鐘
重合:分針要追的度數=5.5°t
垂直:分針多走的度數=5.5°t
7、發車問題
發車間隔=t分鐘(每t分鐘發一趟車),兩車相隔的距離=車速×發車間隔t。(注:發車問題中,一般不考慮車身長)
1、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2、合作效率=多個人的效率之和
3、合作總量=合作效率×工作時間
4、工程問題常考題型:一般的多人合作、多人輪流工作、多人周期循環式工作、水管類變型問題等
1、溶液=溶質+溶劑
2、濃度=溶質/溶液
3、混合濃度=混合前溶質的和/混合前溶液的和=(溶質1+溶質2)/(溶液1+溶液2)
4、巧用“十字交叉法”解決混合溶液問題
1、收入=成本+利潤
2、利潤率=利潤/成本 *100%【備注:數學運算中,除非題干特意說明,否則利潤率均等于利潤/成本。但經濟學方面、資料分析中未必如此,注意注意!】
3、收入=成本(1+利潤率)
1、A∪B= A+B-A∩B
2、A∪B∪C= A+B+C-(A∩B+B∩C+A∩C)+A∩B∩C
3、A∪B∪C=A+B+C-(各個只同時屬于兩個集合的值的和)-2×A∩B∩C
1、排列和組合的計算公式:A(n,m)=n*(n-1)*(n-2)*……*(n-m+1);C(n,m)=n*(n-1)*(n-2)*……*(n-m+1)/m!;C(n,m)=C(n,n-m)。
2、分類原理和分步原理的區別和運用:分類用加法,分步用乘法。
3、排列組合的常見方法:特殊元素優先法、捆綁法、插空法、插板法、反面法。
1、常考數列的求和
自然數列:1+2+3+……+n=n*(n+1)/2。[自然數列中,數的個數=(大數-小數)+1]
公差為d的等差數列:a[n]=a[1]+(n-1)d;S[n]=(a[1]+a[n])/2×n;S[n]=na[1]+n(n-1)/2×d。
2、2、3、5的倍數的數字特征
2的倍數=該數能被2整除:數的最末一位數字是一個偶數
5的倍數=該數能被5整除:數的最末一位數字是0或5
3(9)的倍數=該數能被3(9)整除:數的各個位上的數字之和是3(9)的倍數
3、最小公倍數
兩個或多個整數的公倍數里最小的那一個叫做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最小公倍數的求法:短除法

備戰省考,選擇正確的教材是關鍵
2022年云南公務員考試教程全面上線
購買2022年云南公務員考試教程+提分手冊的考生,福利來了!
有買就送配套資料,數量有限,贈完為止!
以20天快速提分為目標,為考生在考場爭取時間,助力快速“拿分”。

為助力考生直擊快速上岸,配套還贈送模擬卷+課程+練習



備考公務員考試最怕的就是“閉門造車”,獨自復習缺乏動力、遇到問題無人交流、報考流程不清晰,職位選擇有疑慮......怎么辦?為了滿足各位考生的需求,我們建立了一個“云南省考交流群”,群號:6320926187
。除了方便大家交流之外,我們還會定期整理一些歷年省考的經典題目來測試一下大家復習的效果如何!相信在這樣一個有學習氛圍的交流群里,你們都能夠獲得或多或少的進步!
小編友情提醒:如果你做不到每天頻繁的刷新網站,又想在第一時間內看到新鮮出爐的資訊,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云南公務員資訊網 yngwyorg”,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獲取第一手資料: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