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云南省考行測題庫精選720題(379-381)
云南公務員考試行測科目經過多年的發展變化,考試內容日趨穩定,已經形成了完整、系統的體系。試題涉及知識面廣泛,考查的知識點繁多,包括政治、歷史、科技、人文、法律、數學、邏輯等眾多學科的內容。省考競爭激烈,提醒考生一定要安心備考,需要復習教材的考生可參考使用2022年云南公務員考試教程(免費贈送200+課時在線聽課,2萬道題在線刷題、200套真題在線模考)(點擊訂購)備考。云南省考行測120題,120分鐘答題時間,這就需要我們在答題時提高速度,拔高正確率。為此,云南公務員考試網為考生準備了每日一練,幫助考生尋找題感。

接下來完成1--3題!
相關文章
官方并沒有明確給出每道題目的真實分數值表;云南公務員考試網根據試題難易情況以及題量總結出如下歷年云南省考行測題型分值分布,供參考!

接下來完成1--3題!
1.現實地看,近幾年快速增長的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生物質能以及發展了20多年的核電都難以改變我國的電力結構。依靠新能源的替代作用,實現節約能源,減少污染排放并不現實。在國家《可再生能源中長期規劃》中,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要達到15%,其中水電要從2008年的1.7億千瓦增長到3億千瓦,是最大的增量。風電、生物質能發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等新能源只能占到4%左右,發電量的比例還要更低。
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準確的是( )。
A.新能源難以改變我國的電力結構
B.依靠新能源減少污染排放并不現實
C.水電在未來的發展是有最大的增量
D.新能源發電量的比例越來越低
2.隨著科學技術、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們認識能力的提高,軟科學作為獨立的學科開始受到普遍重視。在世界范圍內,從當前的發展速度看,軟科學必將在廣泛的領域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這段話強調了( )。
A.人們對軟科學重要性的認識在不斷提高
B.軟科學應當受到重視
C.軟科學發展的原因及前景
D.人們重視軟科學的原因
3.科普文化與人文文化、科學文化的相似之處在于具有共同的價值取向——都追求真理普遍性。它們的不同之處在于:人文文化側重于對人類精神家園的營造,科學文化側重于對大自然奧秘的探索和物質世界的營建,而科普文化則致力于傳播人文文化與科學文化,使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交互融合,協調和平衡發展。
這段話主要用于證明( )。
A.科普文化與人文文化、科學文化既有相似之處也有明顯的區別
B.科普文化的價值取向是追求真理普遍性
C.人文文化與科學文化的不同之處
D.科普文化可以使人文與科學協調發展
云南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與解析
1.答案: B
解析:
據提問“概括”一詞可知此題屬于表面主旨題。
文段屬于總—分結構,首句總結概括近幾年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生物質能、核電都難以改變電力結構。依靠新能源的替代作用并不現實。之后分項舉例都是對這一主旨的進一步論證。
A項表述不完整,根據文段可知新能源在“近幾年”難以改變我國電力結構;C項表述片面,只是論證的一部分,不能概括整段文字的內容;D項表述錯誤,文段并沒有對比新能源發電量的比例變化。故正確答案為B。
2.答案: A
解析:
據提問和選項可知本題是表面主旨題。
材料第一句就說軟科學開始受到重視,接著說未來軟科學的應用將更廣泛,說明了軟科學處在日益受重視的過程中,故選A。
B項引申過度,文中只提出觀點,并沒有強調應當怎么做;C、D項關于原因的論述在文中都沒有體現,首句“隨著……”引導的那些并非原因,而是軟科學日益受重視這一現象的背景,而且這不是文段的重點,所以不選。
故正確答案為A。
3.答案: A
解析:
據提問可知此題是表面主旨題。
材料第一句講了科普文化與人文文化、科學文化的相似之處在于具有共同的價值取向。第二句講它們的不同之處。選項A概括了這兩方面的意思,當選。
B、C、D項都是材料內容的一部分,概括不全面。故正確答案為A。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