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堅定文化自信促進文化發展



“知人者智,自知則明。”對待文化亦是如此,了解自身國家文化,樹立文化自信,讓人更有智慧,更有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曾多次提到“文化自信”,指出文化自信在興國興邦中的重要作用。當今,科技、經濟實力的提高,國家競爭力的提升,早已離不開文化軟實力的發展,自然離不開文化自信的樹立。
用流行的方式介紹中國文化之美,重拾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來源于中華傳統優秀文化。長久以來,傳統文化似乎以其深遠高冷的外表,讓許多國民敬而遠之;隨之而來的,是各種浮躁的娛樂綜藝霸占了人們的眼球,越來越多的人不愿深入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不去深刻體會傳統文化的魅力,自然無法建立起對自身文化的信心。反觀,近些年播出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優秀節目,采用觀眾易于接受、樂于參與的形式,給人們呈現出一盤傳統文化的美學大餐,也讓國人進一步提升文化涵養,感受文化之美。是以,文化自信的樹立離不開與時俱進的文化表現方式。
社會主義價值觀引領道德風尚,培育文化自信。文藝精品從來不匱乏,但物質逐漸豐富的今天,人們對娛樂的過度追求,頻頻出現惡搞歷史、顛覆經典、盲目西化等現象,這是對經典文化的扭曲,對民族精神的瓦解。歸根結底在于文化領域“正能量”的缺失,缺乏正義之風,缺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為逆轉“娛樂至死”的歪風邪氣,匡正文化發展的方向道路,應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堅定正確的價值選擇與底線操守,不僅能夠推動文藝作品百花齊放地繁榮發展,引導人們領悟中華文化的核心精髓,還能引領社會的道德取向,促使人們向上向善。可見,文化自信的培育從來就離不開良好的道德風尚作引領。
拓展海外文化傳播的渠道方式,堅定文化自信。培育文化自信,拓展中華文化與世界的交流,要突出“新”,創新文化傳播形式。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進入互聯網時代,文化傳播形式亦離不開與時俱進。孔子學院踏遍全球,讓漢語言文化得以被全球人民知曉并了解;中國春節創新傳播方式,以嶄新而充滿中國味的方式在外國被喜愛追捧;搭建文化交易平臺,展開國際文化貿易,讓中國文化與世界交流互鑒……互聯互通的世界中,通過拓展文化傳播渠道,讓中華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讓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活起來,更是堅定國人深厚的文化自信。因此,促進文化發展,堅定文化自信,需要促進文化的交流互鑒。
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助力文化繁榮發展,堅定文化自信,要用傳承與創新,讓文化活起來;用核心價值和道德,讓文化走下去;用傳播和交流,讓文化走出去,從而促進文化強國建設。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