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以文化之活水 灌精神之凈土
更多申論材料與范文金句獲取
申論范文賞析以文化之活水 灌精神之凈土
由古至今,長江流域以水為系,貫穿上下游、左右岸,從巴山楚水到水鄉江南,長江流域人杰地靈涌現出無數文人仕子,長江經濟帶綜合實力的提升,也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不竭動力。隨著城鎮化、工業化進程推進,危化廢棄物不當排放、水域短視開發等問題,為長江流域生態系統的維系埋下重重隱患。可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推進長江流域發展,方為破題之舉。
綠色發展是保障國家水源安全的迫切需要。長江流域開發建設的迅速推進,對流域水生態環境的影響日益顯現。加之,水環境承載能力利用空間不足,造成長江流域污染形勢嚴峻,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面臨挑戰。長江“病了”,急需治療,必須開展綜合治理,強化監管,加強保護。《長江保護法》的出臺,為新時期長江水資源保護管理提供堅實有力的法律支撐,通過建立長江生態環境硬約束機制,針對性、系統性促進長江流域綠色發展,依法保障“三生”用水安全,保障人民喝上安全清潔的長江水,同時也滿足了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對優美生活環境的需求。
綠色發展是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舉措。黨的十九大對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作出了總體部署。然而,依托長江流域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沿江工業園區密集,加之中上游承接產業轉移步伐加快,重化工企業增加,潛在水污染風險源眾多,與可持續發展的初衷相背離。習近平總書記曾說:“要用改革創新的方法抓長江生態保護。”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成為多省經濟發展共識。多省合力共進,全面推動長江岸線整治,徹底整改非法碼頭、清理整治違法違規項目、關停取締大批高污染高耗能企業,“化工圍江”治理取得積極成效。
綠色發展是構建碧水宜居環境的現實之需。依托《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正式施行及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全面啟動,長江流域進入依法保護新階段。在狠抓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的同時,各地立足源頭治理,有力推進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化工污染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船舶污染治理和尾礦庫污染治理等工作,使長江兩岸綠色生態廊道逐步形成。目前,長江生物多樣性退化趨勢初步得到遏制,有“微笑天使”之稱的江豚越來越多出現在人們視野中,長江流域沿線濕地迎來更多候鳥,沿江城市濱水空間回歸群眾生活。
“兩岸青山相對,一江碧水東流。”長江經濟帶不僅是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經濟發展帶,更是關系子孫福禍的生態屏障帶。唯有兼顧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強化長江水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才能讓中華民族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
申論備考提醒
申論技巧還沒掌握?掃碼回復“咨詢老師”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