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云南省考行測題庫優選999題(598-600)
手機端行測直接刷題
行測選詞填空優選題 1-3
接下來開始練習!
1.中國首座空間站“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發射后大約10分鐘,到達了近地點約200千米、遠地點約346千米的軌道。該運行軌道所處大氣層的特點是:
A.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
B.對流現象顯著,多云雨現象
C.氣流平穩,天氣晴朗,有利于航空飛行
D.存在電離層,可反射無線電波
2.農業和土地問題一直是中國政府所關注的重要問題,以下關于稅收土地等政策按照時間順序排序,正確的是:
A.兩稅法——租庸調制——一條鞭法——攤丁入畝
B.農民交租交息,地主減租減息 —耕者有其田—《中國土地法大綱》—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C.俄國農奴制改革—林肯頒布《宅地法》—日本明治維新—依靠貧農、雇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
D.《氾勝之書》—《齊民要術》—《農政全書》—《農桑輯要》
3.選出下面文學常識表述正確的一項:
A.《威尼斯商人》的作者莎士比亞是英國杰出的戲劇家和詩人
B.魯迅在《故鄉》、《藤野先生》、《孔乙己》等小說里塑造了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C.《岳陽樓記》、《醉翁亭記》、《小石潭記》都是山水游記
D.《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作者是唐代詩仙李白
云南公務員考試參考與解析
1.答案:D
解析:
大氣層又叫大氣圈,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和散逸層。對流層厚度大約為10至20千米,溫度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云、霧、雨等現象都發生在這一層內;B項說法錯誤。平流層大約距地球表面20至50千米,這里基本上沒有水汽,晴朗無云,很少發生天氣變化,適于飛機航行;C項說法錯誤。中間層大約距地球表面50至85千米;暖層大約距地球表面100至800千米;散逸層在暖層之上,為帶電粒子所組成。
暖層的氣溫隨高度增加而急劇上升(A項說法錯誤)。在宇宙射線和太陽紫外線的作用下,該層中的分子物質被分解成離子狀態,大氣處于高度電離狀態,故又稱其為電離層。電離層能反射電磁波,對地球上的無線電通訊具有重要意義。D項說法正確,故本題答案為D。
2.答案:C
解析:
兩稅法唐中后期,租庸調制在隋代及唐前期;一條鞭法明代實施,攤丁入畝清代。故A錯誤;農民交租交息,地主減租減息抗日戰爭勝時期的方針,耕者有其田是1949年9月29日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提出的,《中國土地法大綱》是在1947年頒布,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十一屆三中(1978)全會以后實施的。故B錯誤;俄國農奴制改革又稱1861年改革;林肯頒布《宅地法》在1862年,日本明治維新發生在1877年,依靠貧農、雇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是中國1937年提出的口號,故C正確;《汜勝之書》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農書,《農政全書》北魏賈思勰所作,《農桑輯要》為元代著作,而《齊民要術》為明代徐光啟做。故D錯。
3.答案:A
解析:
威廉·莎士比亞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作家,杰出的戲劇家和詩人,《威尼斯商人》是其代表作之一。因此A選項正確。《藤野先生》是魯迅的一篇回憶散文,記敘了作者從東京到仙臺學醫的幾個生活片斷。選項B將其歸為小說,是不正確的,因此排除B。《岳陽樓記》是范仲淹為重修岳陽樓寫的記。應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于北宋慶歷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所作,一般認為,范仲淹在河南省鄧州市寫的這篇散文,所以并未登上岳陽樓。不屬于山水游記,因此排除C選項。《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詩圣杜甫的作品。D項也不當選。故本題答案為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