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國考行測行政執法類—緊密聯系執法背景,專業性更強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
| 常識判斷 | 20 | 20 | 20 | |
| 言語理解與表達 | 40 | 40 | 40 | |
| 數量關系 | 數學運算 |
10 |
10 | 10 |
| 判斷推理 | 圖形推理 | 10 | 10 | 10 |
| 定義判斷 | 10 | 10 | 10 | |
| 類比推理 | 10 | 10 | 10 | |
| 邏輯判斷 | 10 | 10 | 10 | |
| 資料分析 | 20 | 20 | 20 | |
| 合計 | 130 | 130 | 130 | |
一、常識判斷突出政治、法律考查,題目難度提升
常識判斷部分考查20題,涉及時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法律、科技、地理等內容。其中,時政、法律占比最大。與往年相比,更加突出對政治知識的考查,體現了大綱中“黨的創新理論”。時政部分涉及農業強國、文化傳承座談會、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鄉村振興責任制實施辦法》等內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涉及新時代黨的建設、憲法相關表述等。法律部分考查發生較大變化,與去年主要考查新法不同,今年側重考查行政法、刑法、民法等內容,新法僅涉及《黑土地保護法》。整體上,題目難度有所提升,題干字數增加,多道題目為選擇正確的有幾項。
二、言語理解與表達突出考查“司法”類題目,完美匹配“行政執法類”
行政執法類言語理解與表達考查40題,考查題型包括選詞填空、片段閱讀和語句表達三種。從選材上看,考查話題涉及公交專用道、生態環境、個人信息保護、考古、鄉村振興、黨政建設、量子理論、區塊鏈、AI繪畫、微型機器人、法律服務、基層工作等多樣話題。文化、民生、經濟、司法、科技、科普等多個領域齊亮相,但“司法”類題目占比最高,契合“行政執法類”這一主題,另外,政治素養相關的題材考查比重也較高,充分體現了大綱中提到的“堅持思想引領,突出公務員的政治標準和政治屬性,重點測查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育引導報考者自覺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從考題來看,選詞填空高頻成語較多,如“輕而易舉”“望而卻步”“因地制宜”“一成不變”“閉門造車”“墨守成規”“紙上談兵”等;片段閱讀考查查找細節、概括歸納主旨、判斷意圖、標題添加、推斷下文這幾種題型,其中判斷意圖為考查重點。語句表達考查句子填空和句子排序兩種題型,但考查題量有所增多,今年考查7道(4道句子填空+3道句子排序),創歷史新高。
三、數量關系考點廣而基礎、立足等量構造
首先,考點廣而基礎,涉及和差倍比問題、行程問題、工程問題、容斥問題、排列組合問題、概率問題、幾何問題。年齡問題和日期問題時隔多年再次考查,這要求考生備考一定要全面。好在考題都是各題型最基礎的考法,比如幾何最短路徑,就是最基礎的解法。其次,難度較去年有所降低,60%的題目考查基礎,多題百字以內,一步計算,如第1題利用利潤問題基本公式,構造等量關系即可求解。根據挑題技巧多題可做,剩余題目再結合蒙題技巧,正確率可達到60%。最后,經典考點集中考查,60%的題目可直接構造等量關系求解;幾何問題考查2道解直角三角形題目,均為經典考法,棄之實在可惜。
四、判斷推理考查形式常規,整體難度不大,傳統元素不容忽視
圖形推理部分考點比較常規,整體難度不大,其中黑白格形式的移動作為近幾年的熱門考點,再次出現,同樣熱門的陰影相關數量關系也沒有缺席,今年考查了陰影面積和線條數。定義判斷部分整體難度不大,學科內容涉及依舊廣泛,生物學、邏輯學、醫學、社會學等都有考查,其中醫學還考查了2道,從題目形式來看,今年有2道題目與符號、圖片相關;從問法來看,較為靈活,除肯定型問法外,否定型問法、判斷正誤型問法也有出現,另外還出現了“既屬于……又屬于……”的形式。類比推理部分言語關系、邏輯關系和經驗常識均有考查,難度與往年持平。同時,試卷中出現了一些中國傳統元素,如“中醫七方”、“民俗”、“誅禁不當,反受其殃”等,需予以關注。
五、資料分析選材新穎,估算和思維同步在線
資料分析題量穩定,考查四篇材料20道小題。單一型和綜合型材料均有考查,材料內容涉及了“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成效情況”“電化學儲能電站”等民生和科技轉化產能的內容;考點方面,注重比重的考查,也考查了增長、倍數、平均數、貢獻率等考點;值得關注的是多數和差是大家反饋的計算量所在,實際均為基本計算能力測查范圍。另外涉及比重混合等思考類題目,利用好所學知識,可快速鎖定答案。
更多云南公務員考試復習技巧詳見云南公務員考試快速提分手冊(點擊訂購)。




免費贈送130+知識點精講
18000題在線刷題
200多套模擬題在線模考


小編友情提醒:如果你做不到每天頻繁的刷新網站,又想在第一時間內看到新鮮出爐的資訊,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yngwyorg”,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獲取第一手資料: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