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比例法在行程中的應用
更多行測技巧與方法掃碼獲取
比例法在行程中的應用
行程問題屬于數學運算中的高頻考點,在近幾年的國考、聯考及地方省考中都屬于必考內容。根據對真題的教研分析發現,比例法是解決行程問題的常用方法,熟練掌握可有效提高做題速度及正確率。行程問題中的核心公式為路程=速度×時間,當其中某個量為定值時,其他兩個量成比例關系,此時可考慮使用比例,將比例轉化為份數或通過比例列方程。
行程問題中三個量的比例有以下三個常用關系:路程一定,速度與時間成反比;時間一定,路程與速度成正比;速度一定,路程與時間成正比。提示各位考生在使用比例法解題時,首先需要找出題干中對應的路程、速度或時間的比例關系,從而利用正反比求出對應的比例,再利用比例求出對應的實際量,進而得到題目的答案。下面通過例題來具體分析一下。
例1.【2016聯考】 A、B兩輛列車早上8點同時從甲地出發駛向乙地,途中A、B兩列車分別停了10分鐘和20分鐘,最后A車于早上9點50分,B車于早上10點到達目的地。問兩車平均速度之比為多少?
A. 1:1
B. 3:4
C. 5:6
D. 9:11
【解題思路】A、B兩車均為8:00出發,到達的時間分別為9:50和10:00,中途分別停了10分鐘和20分鐘,因為兩車所用的時間均為1小時40分鐘,行駛路程也相同,故二者平均速度之比為1:1,正確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中,甲、乙兩地距離是確定的,且問的是兩車速度的比例,因此可根據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成反比直接確定比例。
例2.【2018聯考】一戰斗機從甲機場勻速開往乙機場,如果速度提高25%,可比原定時間提前12分鐘到達;如果以原定速度飛行600千米后,再將速度提高1/3,可以提前5分鐘到達。那么甲乙兩機場的距離是多少千米?
A. 750
B. 800
C. 900
D. 1000
【解題思路】第一種情況:如果提速25%,可比原定時間提前12分鐘到達。可知,提速前后速度之比為4∶5,路程相同時,時間與速度成反比,則時間之比為5∶4。節省了1份等于12分鐘,所以原計劃用時5×12=60分鐘;
第二種情況:如果原定速度飛行600千米后,再將速度提高1/3,可以提前5分鐘到達。可知,提高速度前后速度之比為3∶4,則在提速后所走的路程內,時間之比為4∶3,節省了1份等于5分鐘,則原計劃用時4×5=20分鐘。故前600千米用時60-20=40分鐘,則全程路程=600/40x60=900千米,正確答案為C。
【點評】本題若設未知數列方程也可求解,但所需時間長,計算量大,在考試緊張的時間下,運用比例法可快速求解。
行測備考提醒
行測技巧還沒掌握?掃碼回復“咨詢老師”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