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凝聚社會治理合力 共建共享美好家園
更多云南省考申論材料與范文金句獲取
云南省公務員申論范文賞析 凝聚社會治理合力 共建共享美好家園
當前我國城鄉之間、鄉村之間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日益凸顯,鄉村各方面需求難以滿足,鄉村治理面臨種種問題與困境。而傳統的管理模式讓干部疲于奔命,讓群眾怨聲載道,嚴重制約了鄉村的發展,阻礙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如期實現。在這一局面下,聚合自治、法治、德治三者功能,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正是鄉村治理現代化的發展方向。
發揮自治是完善社會治理的指路明燈。自治是社會基層運行的基本方式和依托。在早期的管理方式中,政府大包大攬,主要靠行政命令解決問題,但這種管理模式難以收到滿意成效。于是各地開始積極探索依靠群眾治理的模式。“楓橋經驗”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打開了自治的新天地;浙江省象山縣通過“說、商、辦、評”四個環節“村民說事”,說出了鄉村和諧,說出了民主;九龍花園引導居民自治,堅持群眾自己的事群眾自身也要承擔部分費用,形成了“小區事,大家議,協商辦,共監督”治理格局。把基層治理的權力交給人民,能夠最大程度地帶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因此,完善社會治理,離不開群眾自治。
建立法治是完善社會治理的現實之需。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為我們加強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學指南。法治是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然而當前在基層,仍有部分地區民眾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運用法律思維解決問題的很少見;廣大農村地區“官本位”“特權思想”仍根深蒂固,村級治理行政化仍普遍存在,依法辦事的習慣在鄉村尚未形成。基層普遍的法治精神缺失問題,成為基層社會治理中最大的風險隱患。要想完善社會治理,有效地解決基層難題,用法治方式推進治理必不可少。
善用德治是完善社會治理的潤禾之水。在社會治理中,德治是認同基礎,能夠發揮預防、調節作用,同時在自治與法治之間起到潤滑作用。在基層,“鄉土社會、人情社會”的社會模式依然存在,“講人情、說道理”的方式仍舊是處理矛盾糾紛的有力手段。隨著基層社會的日益開放,道德規范對民眾的啟蒙、教化、約束作用也日漸式微,因錢財利益而引發的兄弟反目、不贍養老人等現象屢見不鮮;攀比炫耀及盲目跟風等心態滋生,賭博偷盜等不良行為時有發生;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等不良風氣較難收斂。農村具有優秀的道德資源,這些道德資源能夠有效抵制浮躁社會充斥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的盛行。為此,強化基層的道德素養,以德教化感染群眾實則為基層治理的剛需。
獨木不成林,基層社會治理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其代表著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水平?倳浂啻螐娬{,“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結合”體系作為一套由內向外、剛柔并舉、知行合一的治理理念系統,正是城鄉基層治理的新方向。
云南公務員考試備考提醒
申論技巧還沒掌握?掃碼回復“咨詢老師”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