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省考常識積累:古代科舉制度
開始階段:隋煬帝楊廣開創進士科,后逐步發展
發展階段:武則天時期,舉行殿試,開創武舉
興盛階段:明清時期,制度完善,采取八股取試
廢止時期:1905年清朝末期廢除科舉制,推行現代學校教育

三次考第一,解元(鄉試)——會元(會試)——狀元(殿試)
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合成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由于在殿試之后,皇帝召見新科進士時,狀元位置居中,且稍前于榜眼、探花,如三角形的頂角位置,正好站在第一塊御道石正中鐫刻的巨鰲頭部,獨個踏占在鰲頭之上,因此也就有了“獨占鰲頭”。
金榜題名:使用黃色的紙對外公布公告。(中進士)
蟾宮折桂:蟾宮指代月宮,傳說月宮中有一只長三條腿的蟾蜍,因此稱月宮為蟾宮。去月宮折桂花,很難辦到,用蟾宮折桂指代科舉考中。現在在考試前吃桂花糕,就是為了取好彩頭。
獨占鰲頭:相傳皇宮宮殿之前刻著巨鰲,只有狀元才有資格站在上面迎接榜單。
五子登科:源于竇禹鈞。竇禹鈞居于燕山府,他有五子,都中科舉。相關的三字經“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后來成為中國傳統吉祥圖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竇禹鈞五子一樣獲得科考成功。
名落孫山:書生孫山與同鄉去考試,回來之后,鄉人問他,自己家的孩子是否中舉,孫山回答:中舉名單最后一名是我孫山,你家孩子在我之外。用委婉的方式告知沒有中舉。

古代科舉考試最后在殿試中考取第二名被稱為( )。
A.狀元
B.探花
C.榜眼
D.解元
【答案】C。
解析: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1)鄉試,(2)會試,(3)殿試。鄉試考中后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會試取中后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殿試取中后統稱為進士,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


云南公務員筆試快速提分手冊
快速掌握出題規律,提煉解題技巧,強化提升10%的解題時間
小編友情提醒:如果你做不到每天頻繁的刷新網站,又想在第一時間內看到新鮮出爐的資訊,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yngwyorg”,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獲取第一手資料:


掃碼關注
信公眾號yngwyorg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