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省考行測題庫優選999+題(679-681)
手機端行測直接刷題
云南公務員考試行測練習
接下來開始練習!
1.在信仰崩潰的時代,那些佯癲裝瘋的狂人倒是一些太嚴肅地對待其信仰的人。魯迅深知此中之理,說嵇康、阮籍表面上毀壞禮教,實則倒是太相信禮教,因為不滿意當權者利用和褻瀆禮數,才以反禮教的過激行為發泄內心憤想。其實,在任何信仰體制之下,多數人并非真有信仰,只是做出相信的樣子罷了。于是,過分認真的人就起而論究是非,闡釋信仰之真諦,結果被視為異端。
對這段文字主要意思概括最恰當的一項( )。
A.真正有信仰的人并不多
B.真正的信仰者往往是那些被視為異端的人
C.把信仰太當回事會使人行為不正常
D.很多自稱有信仰的人只是徒有其名
2.中國中古政治制度有秦漢與隋唐兩大典型,其組織與運用截然不同,然秦漢型如何一變為隋唐型,則由魏晉南北朝三百數十年間政治社會情勢之積漸演變有以致之,非出某一人物之特意革創者。故魏晉南北朝時代之制度,其本身雖不成一典型,然欲觀秦漢制度如何沒落,隋唐制度如何新生,則必當于此一紛亂時代求之。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研究魏晉南北朝歷史的意義重大
B.中國中古政治制度發展脈絡較為模糊
C.魏晉南北朝是秦漢與隋唐的過渡時期
D.政治制度的沿革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3.森林是人類文明的搖籃,是最直接影響人類能否生存下去的生態因子。森林吸收C02,釋放氧氣,以此平衡著大氣C02的比例;據估計,世界上的森林和植物每年產4000億噸氧氣。森林是造雨者,不但影響降水量,且減緩山坡上的土壤侵蝕。
這段話主要支持了這樣一種論點,即森林( )。
A.是造雨者
B.吸收C02
C.是人類文明的搖籃
D.是最直接影響人類生存的生態因子
云南公務員考試參考與解析
1.答案:B
解析:
此題屬于表面主旨題。
文段是分總結構,由“于是”引導的尾句是文段的主旨。“于是,過分認真的人就起而論究是非,闡釋信仰之真諦,結果被視為異端”是文段主題句。根據題意可以判斷,過份認真等于真有信仰。因此B項是這句主旨的同意替換。A項不是主要意思概括。C項,文中并沒有闡述這種因果關系。D項文中并沒有具體論證。故正確答案為B。
2.答案:A
解析:
由提問可知本題為隱含主旨題。
文章的重點句為“欲觀秦漢制度如何沒落,隋唐制度如何新生,則必當于此一紛亂時代求之”,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制度對于研究秦漢制度如何演化成隋唐制度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可知作者的言外之意是要呼吁人們關注魏晉南北朝時期歷史的研究,因此答案為A項。B項文中并未提及。C項是客觀事實項,并未涉及文段核心觀點,屬作者意在強調的內容。D項屬于文段原因部分,非文段主要內容的合理引申。
3.答案:D
解析:
本題考查文段表面主旨。
文段是典型的總-分結構,所以重點在于一開頭“森林是影響人類的生態因子”,故正確答案選D。AB都屬于文段中的細節,并非文段核心,C則是一開頭的引述,重點在于生態因子,而非搖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