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云南省考行測題庫優選999+題(190-192)
手機端行測直接刷題
云南公務員考試行測練習
接下來開始練習!
1.文化從一種習俗和個人創造力而來,轉變為通過系統規范的教育而獲得,這在隋唐時代有了顯著表現,那就是科舉考試的發明和普及?婆e考試固然為國家迅速培養自己需要的人才提供了便利,但這種功利性的培養必然是扼殺文化的原創力。所謂教育愈多,愈加扼殺靈性,遠離一個民族固有的風俗習性。這從來是個悖論。唐朝最偉大的詩人李白就沒有走考試這條捷徑,而是依靠自己的“天才”成就了他的千古英名。
這段文字中的“悖論”指的是:
A.一個民族教育事業愈發達創新能力愈薄弱
B.教育培養人才的同時扼殺了文化的原創力
C.教育愈多則愈遠離民族固有的風俗習性
D.文化轉變為通過系統規范的教育而獲得
2.所謂文德與民德,或學問與社會,本是一種關聯互動而相輔相成的關系。在中國,大學是一種引進的外來體制,我們可能也從產生大學的地方引進了大學對社會的責任觀念。在一個分工的社會里,若大學完成了其所謂的本職工作,應當就算承擔了它的社會責任。但什么是大學的本職工作,又是一個迄今沒有獲得共識的問題。大學與社會相互的定位非常重要,如果大學的定位是產出能找到工作的人,它的本職工作就是灌輸知識和技藝;如果大學的定位是提高民族甚至人類的智慧和修養,那它在教學之外還需要進行今人稱為研究的工作,且不止是研究。如果把大學定位成社會的文化中心,它恐怕還要承擔以前化民成俗的重任,那就又不一樣了。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大學的本職工作是承擔社會責任
B.對大學本職工作的定位尚不清晰
C.大學的本職工作包含多方面內容
D.大學的本職工作與社會定位有關
3.傳統社會主要以血緣、親緣與地緣為核心的居住格局,形成了以家族、宗族為紐帶的居住區域和依靠鄉紳、族長為權力核心的社區治理模式,且社區結構處于封閉狀態。而現代社會人口的快速流動形成了“陌生人”的社區圖景,宗法社會因此而土崩瓦解。傳統社會的居住格局容易形成熟人社會,雞犬相聞,守望相助,便于人們之間的交往。而現代社會主要是多層和高層建筑,每家每戶被置于特定的網格中,相對封閉,日常往來的頻率大大下降。此外,咖啡館、茶吧、餐飲店等公共空間不僅僅承載著吃飯喝茶聊天的功能,也逐漸承載著社會交往空間的功能,人際互動多在新的公共空間進行和完成。
上述文字談論的主要問題是:
A.傳統社會與現代社會在居住空間上的區別
B.傳統社會“遠親不如近鄰”的格局被顛覆
C.現代社會居住格局和交往方式的改變
D.傳統意義上的宗法社會已經土崩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