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云南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明辨對策 速解主旨
更多行測技巧與方法掃碼獲取
行測言語理解技巧方法案例 明辨對策 速解主旨
言語理解與表達題目是行測考試中因其正確率忽高忽低,讓大家“又愛又恨”。而得言語者得行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時主旨觀點類題目是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的重要題型,是大家得分的重點板塊。面對這類題目,大家往往苦于題干過長或者句意復雜難理解,導致無從下手。其實,大家在把握文段基礎上,可以重視一些關鍵句,尤其是對策句。對策句往往通過對于上文內容的總結或者對于前文問題的解決來引出重點。在考試中對策類試題考生如果熟練掌握,可以提高做題速度及正確率,現在就帶大家來見識下主旨中的關鍵句---對策句。
【例題】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卻沒有一個統一的文化符號,未免讓人遺憾。雖然春聯、福字、門神、年畫以及燈籠等諸多元素,都可以視作春節的文化符號,但是,這些文化符號是瑣碎而不統一的。我們的“春節符號”應該有一個統一的、品牌性的、超越以往的東西,讓人一眼見之就能想到它代表著我們的春節。
這段文字的主要觀點是:
A年節文化內涵需要通過符號來表達
B春節記憶需要用“春節符號”喚醒
C春節最能體現中國年節文化的內涵
D春節需要統一的文化符號來代言
【解析】D。文段首先指出春節歷史悠久卻沒有統一的文化符號是一種遺憾,然后說明春節的諸多元素作為文化符號是瑣碎而不統一的,最后得出結論,春節應該有一個統一的文化符號。文段重點就是尾句強調的對策,即:春節應該有一個統一的文化符號。來看一下選項,A項強調符號對于年節文化的重要性,而文段的重點是春節需要什么,顯然與主旨不一致,排除;B項強調的是喚醒春節記憶,文段并沒有春節記憶被遺忘的表述,雖然B也為對策句,但是明顯與尾句的對策句不一致,也可排除。C選項,表述了春節的意義,而文段重點是春節需要統一符號,不一致,排除;D項是尾句對策句的同義轉述,故本題選D。
通過這道題,我們能夠感受到對策句對于表達作者意圖的重要作用。那么同學們在日常進行這類題目練習時,也要多多關注文段出現的對策句,從而更快的把握文段重點。
這里給大家積累一些常見的表示對策的標志詞:
1.應當、應該、需要、必須、亟須、亟待+做法
2.通過/采取……途徑/措施/方式/方法/渠道,才能……
3.呼吁、倡導、提倡、提醒、建議+做法
在練習過程中希望考生盡快練就“火眼金睛”!
行測備考提醒
行測技巧還沒掌握?掃碼回復“咨詢老師”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